1、先要了解雏鸭的特点
初生雏鸭神经系统不健全,调节体温能力较差,不能适应低温和温度多变的环境条件;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差,不能满足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要。
2、选择好雏鸭
凡是体重较大,绒毛和蹼有光泽,脐口平整光洁,腹部大小软硬适度,眼大有神,行动活拨,反应敏感,握在手中有挣扎力者都属于健壮雏鸭。
3、按雏鸭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1-7日龄小鸭体弱,体温调节和消化能力较弱,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力和抗病力较差,饲养管理工作稍有疏忽,会容易伤亡。在饲养上要适时“潮水”和“开食”。即出壳后24小时左右,看小鸭已能快步行走,并有啄食动作时,让它开始潮水(初次饮水)。方法是将小鸭装在竹篮里,在气温适宜的时峡可直接浸在河中,距水面约一寸深,让小鸭先饮一些水,嬉游一会,促进食欲。待小鸭绒毛约有一半左右潮湿时,即可将竹篮提出水面,再把小鸭散放在干草上,理干毛后即可开食。如能在阳光下理干毛更好。气温低时,可在室内用大盆盛水,放小鸭下水嬉游饮水。也可以用饮水器饮水。
小鸭第一次喂食叫开食。开食的饲料,多用煮熟的大米,或碎米,小米。碎玉米。不管用什么饲料,要求“不生,不烂,不粘,不硬”。用清水洗淘后沥干水,撤在席上让小鸭自由啄食。开食只能吃5-6成饱,吃完后赶入浅水中饮水和游嬉,约半小时后赶到干草上理毛休息。其实,从开食起喂配合饲料,效果会更好。
管理的重点是保温。小鸭适宜的温度是1-5日龄27-30℃,,6-10日龄24-26℃,11-20日龄18-20℃,21日龄以后18℃左右,即可离温。在夜间和寒潮时期尤其要注意保温。小鸭既怕冷更怕热闷,切忌挤压出汗。所以必须注意在保温的前提下,搞好通风换气工作。严防煤气中毒。
8-15日龄消化力增强,食量日益增加,日粮中可由少到多的喂给碎麦,稗子和糠麸,还要逐渐增喂粪蛆、蚯蚓、小鱼虾、蚕蛹、鳝鱼、泥鳅、螺、埠肉等动物性饲料和水草以及鲜嫩青菜等青饲料。10日龄内,日喂7-9次,少吃多。
10-12日龄以后,只要天气晴好,即可开始放牧饲养。具体方法一般是先放沟渠、池塘和浅水田。起初不能放远,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天补饲5-6次,促进小鸭的生长发育。随日龄增长,放牧时间也应逐渐延长。
16-30日龄生长发育迅速,换生羽毛,需要较多的营养,特别是动物性饲料和青饲料要尽可能的充分供应。20日龄以后,对粗饲料的消化力和放牧觅食能方都日益增强,可在日粮中增加粗糠、稗子等粗料,延长在池塘、沟溪、稻田放牧时间和距离,使其充分觅食水草、鱼虾、螺丝、蝌蚪水虫等营养丰富的自然饲料。傍晚还要视其饥饱程度决定补饲多少。如以舍饲为主,每日喂饲5-6次。
31-49日龄,这是雏鸭长骨骼,长肌肉,长羽毛和增重较快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消化力很强,食量大,应多喂统糠,稗子、干草粉等粗料,有饲料的喂量可达精料的80-100%,也可以终日放牧,适当补饲。舍饲鸭,日喂4-5次。
50-60日龄,这是雏鸭增重最快,和沉积脂肪能力增强的阶段。这个阶段,牧饲鸭可以终日放牧。充分觅食自然饲料,如不能满足快速增重的需要,可于傍晚适当补料。舍饲肉用品种鸭可在这个期间进行人工填鸭。舍饲后备种鸭,日喂3-4次。
61-85日龄全身羽毛长齐,正常情况下,麻鸭平均体重可达1.3公斤左右,北京鸭可达2.5公斤左右。除选作种鸭者外,都应该作肉鸭出售。后备种鸭,牧饲者傍晚收牧时,根据饱度,适当补饲粒料。舍饲者,日喂3-4次。
上一篇: 畜禽疾病预防使用疫苗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