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在我县属常发性害虫,是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危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 3 ~ 4 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防治方法如下:
1 、农业防治: ①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②清洁田园。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虫口,减少虫口基数。
2 、物理防治 :小菜蛾有趋光性 ,在虫发生期,可放置黑光灯诱杀小菜蛾,以 减少虫源。
3 、生物防治 :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 乳剂600 倍液可使小菜蛾幼虫感病致死。
4 、药剂防治:灭幼脲 700 倍液、25% 快杀灵2000 倍液,24% 万灵1000 倍液(该药注意不要过量,以免产生药害,同时不要使用含有辛硫磷 、敌敌畏成分的农药,以免“ 烧叶” )、5% 卡死克2000 倍液进行防治,或用福将(10.5% 的甲维氟铃脲)1000—1500 倍液喷雾。注意交替使用或混合配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5 、用“ 邯科140” 10 ~15 毫升喷雾“ 小菜蛾” 有特效,可1 ~3 小时见效,15 天的防效仍可达90%以上;一般喷施1 ~2 次即可实现菜田无虫害。
上一篇: 水稻插秧对田面硬度有啥要求?
下一篇: 川乌菌核病如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