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母猪产程长的原因及防治?

母猪产程长的原因及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高度重视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 现代后备母猪从75公斤开始最好使用后备母猪专用饲料,以满足后备母猪内脏、骨骼、肌肉、生殖系统等对营养的全面需求;现代母猪初配体重最好达到135公斤以上,第一次发情时不要配种。

  2 适当运动 绝大多数猪场都能认识到运动对缩短母猪产程是非常有效的,但仍有很多猪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让母猪有效运动,笔者在此建议广大养猪朋友可以在母猪妊娠前期适当群养,可有效刺激母猪运动,但此时饲喂时为了避免母猪因争抢饲料而打架,造成母猪采食不均匀,可以将该群母猪一天的饲喂量一次性投入食槽,即每天只喂一顿。

  3 怀孕前期严格限饲,后期充分采食 既控制母猪膘情不能过肥,又要有效保证仔猪初生体重达标(1.5公斤以上),初产母猪配种后95天内每天饲喂量根据P2背膘厚度控制在1.8-2.2公斤,经产母猪控制在2.5公斤左右,95天后换高能高蛋白的哺乳母猪料第一胎每天3公斤,第二胎每天3.5公斤,第三胎以后每天4公斤,一直到预产期前两天。

  4注意产前减料时间 母猪产前减料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减料过早或过晚母猪产前子宫收缩力和产程都会受到影响,且产前减料过早还会造成仔猪初生重小或瘦弱,成活率下降,故建议母猪产前减料时间定为预产期前两天(即配种后第112天),每天饲喂2-2.5公斤哺乳母猪料即可。

  5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母猪舍的防暑降温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风机+水帘、冷风机、空调、隔热材料的使用等均可有效缓解夏季热应激给母猪造成的影响,各猪场可以根据各自场内实际选择合适的降温设备。

  6 及时淘汰老龄母猪 母猪顺利产仔7胎以后最好及时淘汰。

  7 减少应激 母猪产仔时尽可能减少生人进入或制造异常响声(噪音)。

  8 慎用缩宫素 尤其是胎儿产出之前,不要使用缩宫素。

  9 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合理免疫 针对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等易造成繁殖障碍的疾病,建议大家根据各自场内实际制定适当的免疫程序合理免疫,但一定要注意严禁给母猪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

  总之,母猪产程长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原因也多种多样,广大养猪界朋友一定要根据各自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案,尽可能减少母猪产程长带来的损失。

1 后备母猪初配体重小 很多猪场引进种猪后,都想让母猪尽快配种产仔,想早点见到效益,母猪一发情就给配种,导致母猪生殖系统没有得到充分发育,产仔时骨盆韧带不能有效松弛,产道(相对仔猪来说)狭窄,产程过长,甚至难产。

  2 缺乏运动 规模猪场大多采用限位栏饲养妊娠母猪,以节约占地面积,特别是可以根据母猪膘情(P2背膘厚度)精准定量饲喂,导致母猪长期不能有效运动,体质下降,分娩时肌肉收缩无力——产程延长。

  3胎次影响 初产母猪因为骨盆口狭窄,胎儿不易通过——产程延长;8胎以后的老龄母猪在产仔后期因子宫和腹肌收缩力下降,腹腔容积偏大——产程较长。

  4 品种的影响 现代瘦肉型母猪在培育过程中片面追求体型和瘦肉率,忽略了骨骼及生殖系统的发育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瘦肉率越高,特别是后躯肌肉组织发达的品种越容易出现产程长的现象。

  5 饲喂不当 有些猪场不注意母猪妊娠期限制饲喂,导致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因采食大量饲料而过肥,内脏周围沉积大量脂肪,产仔时压迫产道,胎儿相对母猪产道偏大,分娩时不易产出——产程延长;有些猪场在母猪产前减料过早(产前7天减料),导致母猪为了满足胎儿发育的营养需要而过早动用自身体储,结果产仔时体能储备不够,分娩时子宫收缩力下降——产程延长;还有的猪场母猪产前不减料导致产仔时腹腔内容物过多,压迫内脏器官,子宫供血量减少,分娩时子宫平滑肌收缩无力,也会导致产程延长。

  6 营养因素 有的猪场在母猪妊娠后期营养供应方面能量设计标准偏低,导致母猪在产仔前体能储备不够,产程延长。

  7 季节的影响 夏季天气炎热,母猪受热应激后分娩时子宫收缩力下降——产程延长。

  8 应激 个别母猪在产仔时精神紧张,当猪舍突然进生人或其他异常响动时分娩过程会突然停止,导致产程延长。

  9 疾病影响 有的母猪产前发烧,食欲下降或长期不采食饲料,分娩时子宫收缩无力;有的母猪感染繁殖障碍性疾病如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等胎儿死在腹中,分娩时子宫得不到有效刺激也会出现产程延长。

  10 缩宫素使用不当 有的猪场喜欢在母猪分娩时使用缩宫素,建议少用或不用,如果一定要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时机,在母猪产出仔猪之前请不要使用缩宫素,因为此时有可能子宫颈口还没有完全张开,此时注射缩宫素不但不能催产,反而造成子宫剧烈收缩,胎儿不但不能顺利娩出,还有可能造成子宫破裂。

 一、原因:

1.后备母猪初配体重小;2. 缺乏运动;3.胎次影响;4. 品种的影响;5. 饲喂不当;6. 营养因素;7 .季节的影响;8 .应激; 9. 疾病影响;10.缩宫素使用不当。

二、 防治:

1.高度重视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2.适当运动;3.怀孕前期严格限饲,后期充分采食;4.注意产前减料时间;5.夏季注意防暑降温;6.提高母猪料营养水平;7.及时淘汰老龄母猪;8.减少应激;9.慎用缩宫素;10.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合理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