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羊坏疽性乳房炎(羊坏疽性乳房炎的诊治)的防治方法?

羊坏疽性乳房炎(羊坏疽性乳房炎的诊治)的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病原:病原为葡萄球菌。从患病乳房可以同时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虽然可能涉及链球菌、坏死杆菌、魏氏梭菌和大肠杆菌,但在本病不是主要的。细菌的抵抗力不强,0.5%漂白粉,2%克辽林、石炭酸和来苏儿可在10~20分钟内将其杀死。

二、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随乳汁排出,污染地面及垫草以后,主要通过乳头管和乳房皮肤损伤传给健康羊,也可以经淋巴管侵入乳房。

病愈的母羊能够长期带菌,在这种情况下,羔羊吃过母乳又去吃其他母羊的奶,就能扩大传染。

羔羊及绵羊的肺炎病原体常常是乳房坏疽菌,因此患有慢性肺炎的羔羊,尤其是绵羊,能够长期带菌,而成为本病在羊群中暴发的原因。

细菌侵入乳房以后,首先使被感染的组织形成败血性梗塞,继而引起局部各组织及皮肤发生急性腐败分解与坏死。病的发生与羊产后抵抗力的降低有关。

三、症状:病初患区肿、硬、热、痛,患羊体温可升高到41℃,呼吸、脉搏加快,无食欲,不让羔羊接近乳房,步态僵直或有显著跛行。随着症状的出现,泌乳量减少,患侧乳房增大,变硬,极为疼痛。乳房皮肤充血发红;有些充血区域出现淡蓝色的斑点,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变为紫红色。患部常有一界线。泌乳停止,或者乳汁变为水样,其中带有絮片,呈灰红色,带有脓的气味。

经过2~3天以后,炎性水肿扩散到腹壁和四肢。经3~4天乳房开始坏疽,皮肤变褐、冰冷,若不及时治疗,病羊大多死亡。如果不死,其病理过程发展成脓肿,在形成分界线时,患病一侧的坏死组织成块脱落、结疤而痊愈。即使在极严重的感染下,健康一侧乳房也不患病。患病之后,可以获得十分坚强的免疫性。

四、诊断:要根据特殊的临床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同时乳房剧烈发炎。

发病季节(产羔后不久)及高度的传染性,也可以作为诊断的有力根据。从乳房分泌物或患病乳房组织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可确定诊断。

五、预防:单靠治疗不能扑灭本病,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严格遵守羊群的饲养管理和防疫制度,对分娩后的羊舍要彻底清扫,并用20%的新鲜石灰乳进行消毒。 在春夏期间应尽可能地变更放牧地,定期用20%的石灰乳消毒羊舍羊栏。

2、经常检查哺乳羊群,如发现病羊,迅速隔离,及时治疗。将病愈的母羊集中起来饲养,将失去母羊的羔羊隔离出来单独喂养。

3、购进羊时,应检查乳房,如发现有1/4乳房凹凸不平,则意味着是本病的携带者,应坚决剔除。

4、注射疫苗能够减少发病率和缩短病程,但目前并未广泛应用。

六、治疗

1、全身治疗。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噻唑都有良好疗效。剂量为:青霉素4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克,磺胺噻唑按0.03~0.04克/千克体重计算,每隔6~8小时一次,连用3~4天。

对急性坏疽性病例应立即隔离,以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挽救母羊生命,即使1/4乳房坏疽脱落,保留一个乳头仍可养育一个羔羊。亚急性病例,对广谱抗生素治疗有较好反应。慢性病例,无治疗价值,应及时淘汰。

对于严重病例,也可以联合应用青霉素及磺胺噻唑,或者联合应用青霉素和链霉素。

2、局部治疗。可用抗生素或磺胺药进行乳池内注射。

对于病期较长的病例,可对乳房温敷,涂搽樟脑软膏或鱼石脂软膏,增加挤奶次数。

3、若发展到病的后期,可考虑施行乳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