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典型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1~2毫米大小,中间枯白或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部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弯孢霉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植株的病残体和病秸秆上越冬。第2年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被传到玉米植株上,侵入体内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经风雨、气流传播又可引起多次再侵染。
三、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如郑丹958、金海5号等。
2、 加强栽培管理。玉米与豆类、蔬菜等作物轮作倒茬;适当早播;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l 0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隔1 O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摘自 中国农业推广网
上一篇: 什么是外来物种?
下一篇: 茄子苗期管理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