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在防治上我们应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进行防治。
农业防治 秋末种麦前耕翻土地可消灭部分越冬蛹,春季3-4月份除草,可消灭杂草上的低龄幼虫,并结合田间管理,摘除部分作物叶背面的卵块和低龄幼虫团,集中消灭,以降低夏、秋季虫情基数。
物理防治 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20W黑光灯、棉铃虫性诱剂等诱杀成虫。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只在成虫发生期开灯,悬挂高度1.5-2米,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开灯,8月底撤灯,每日开灯时间为晚9时至次日凌晨4时。我县2009-2011年在花生种植较好的梁祝镇周庄村、赖屯村的高产创建田内,每50亩放置一盏黑光灯,共放置了100盏60W黑光灯,诱集甜菜夜蛾及其它鳞翅目害虫的成虫,以降低花生生长期幼虫的危害,取得了良好效果。
生物防治 一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甜菜夜蛾天敌主要有草蛉、猎蝽、蜘蛛、步甲等。二是生物制剂防治。在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亩用100亿-300亿活孢子/g的杀螟杆菌50-100g或100亿活孢子/g的青虫菌粉50-67g喷雾。
化学防治 在甜菜夜蛾1-3龄幼虫高峰期,用20%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或5%氟铃脲乳油,或5%氟虫脲分散剂3000倍液喷雾。甜菜夜蛾幼虫晴天傍晚6时后会向植株上部迁移,因此,应在傍晚喷药防治,注意叶面、叶背均匀喷雾,使药液能直接喷到虫体及其危害部位。
上一篇: 野山羊种群分类?
下一篇: 斜纹夜蛾的生长习性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