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斜纹夜蛾的生长习性及防治方法? 其他

斜纹夜蛾的生长习性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生活习性: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主要发生期在7—9月,黄河流域则多在8—9月。成虫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有趋性,还对糖、醋、酒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反面,多数多层排列,卵块上覆盖棕黄色绒毛。幼虫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现象。日问潜伏于残叶或土粒间或接近土面的叶下,日落前再爬出为害。取食幼苗时,可将幼苗全株吃下。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以第二代(8月份)对秋证豆、叶菜秧苗、瓜、茄为害严重。9—10月上旬的第三代幼虫对大白菜、包小菜、花菜为害最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清除杂草。②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和趋糖醋性的特点,j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糖醋盆等工具诱杀成虫。③全面覆盖大棚或大棚顶部覆;防雨薄膜,大棚四周覆盖防虫网,使害虫无法进入大棚。④根据该虫卵多i于叶背叶脉分叉处和初孵幼虫群集取食的特点,在农事操作中摘除卯块和5虫群集叶,可以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2.药剂防治。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突击用药。由于初孵幼虫聚集在卯块附近活动,三龄后分散,且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因此最好在三龄前,傍晚6时以后施药。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奥绿一号)600-800倍液、24%甲氧虫酰肼(雷通)2500倍液、5%啶虫隆(抑太保)、5%氟虫脲(卡死克)乳泊2000—2500倍液,或10%溴虫腈(除尽)胶悬剂1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一3000倍液。高龄幼虫可用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5%甲维盐40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