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日常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养效率,一般根据奶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和成年后不同泌乳阶段分群饲养。所谓分群饲养,就是后备牛按月龄分别集中饲养管理,可以分成犊牛阶段(0~6月龄)[又可分为哺乳阶段(1~2月龄)和断奶阶段(3~6月龄)]、育成牛阶段(7月龄至初配前)和青年牛阶段(初配后至初次分娩)。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别集中饲养管理,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干奶期(产犊前60~16天)、围产期(分娩前、后各15天)、泌乳盛期(分娩后16~100天)、泌乳中期(分娩后101~200天)、泌乳后期(分娩后201天至干奶前一天)。
本文地址:http://www.xumuren.com/article-104405-1.html
内容来源:畜牧人网站(http://www.xumuren.com)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奶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奶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型奶牛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大户要想提高饲养效益,不论是后备母奶牛还是成年母奶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
成年母牛
成年母牛按其泌乳阶段,一般可分为五群:1.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
2.围产后期(15天):分娩日期至产后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
3.泌乳盛期(105天):分娩后16-120天(产后4个月内)。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奶量的45%-50%。
4.泌乳中期(90天):分娩后121-210天(产后第五至七个月)。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奶量的30%左右。
5.泌乳后期(90天):分娩后211天至停奶前一天(产后第八至十个月)。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期产奶量的20%-25%。
后备母牛
后备母牛按生理发育阶段,一般可分为六群:
1.哺乳期犊牛(0-3月龄):此阶段是后备母牛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2.断奶期犊牛(3-6月龄):此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3.小育成牛(6-12月龄):此阶段是母牛性成熟时期,母牛的初情期发生在10-12月龄。
4.大育成牛(12-18月龄):此阶段是母牛体成熟时期,16-18月龄是母牛的初配期。
5.妊娠前期青年母牛(18-24月龄):此阶段是母牛初妊期,也是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
6.妊娠后期青年母牛(24-27月龄):此阶段是母牛初产和泌乳的准备时期,是由后备母牛向成年母牛的过渡时期。
上一篇: 水芹菜如何采收?
下一篇: 三色堇螨的生物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