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金鱼生长发育的旺季。这个季节,金鱼活跃,很少生病。但气温高达37~ 38°C时,水温也常达30°C以上,此时要警惕缺氧和“烫尾”两大威胁,及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阵雨过后,即使原池水不算过老,也要彻底换水。因雨水温度较池水温度低、温度低的水要往池底下沉,池底水温高的水要往上升,如此上下对流使池内污物也随之上下翻腾,加快分解速度,使水质恶化,严重时也会引起浮头或“闷缸”。此时的金鱼食欲十分旺盛,要提防喂得过饱。夏季捞来的鱼虫较易死亡,刚死而未发臭变质的鱼虫仍可用来喂1~2龄的健康金一。要先喂死虫,后喂活虫,否则金鱼吃饱活虫而将死虫留在水中,必然败坏水质。
在鱼病流行时,如发现鱼懒游少食、离群独处、鱼鳍僵缩,或者鱼体出现白点、白膜、红斑、溃疡等情况,要及时捞出隔离治疗。
夏季天气闷热,各种细菌、寄生虫繁殖快。所以,在饲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忌喂食过量。夏季水温上升快,所以,金鱼每天喂食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早上六至七点钟左右完成。切忌因红虫捕捞容易而拼命喂食。每天的投喂量要根据饲养密度、天气闷热程度和金鱼的自身觅食动态等情况灵活掌握。在正常情况下,饲养密度过密,天气闷热,红虫的投喂量应相对减少,尤其对2-3年龄的老鱼,一般掌握在1-2小时内吃完红虫为宜;至于当年幼鱼也要根据食欲情况和饲养条件(指有无增氧设备等具体情况)可适当延迟到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夏季捞回的红虫容易死亡,所以投喂方式不宜满池随意撒喂,应在池内定几个点轻放喂给,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和减少水质败坏。不宜在中午喂食和捕捞金鱼,以免金鱼“中暑”和患“烫尾病”。二、水位宜深、水色宜淡:夏季阳光强烈,水温高,水中溶氧量少,浮游生物容易大量死亡、腐烂,水中有机物容易分解而产生有机酸、硫化氢等有毒化合物。因此,为了防止水温过高,尽量控制水温不使它超过30℃,所以,除了饲养金鱼的水位可适当加深(大)外,而且水色不宜过分浓绿,而应保持嫩绿色为最好。同时,为了有助于降低水温,每天上午9时左右在池(缸)中央遮荫。空出两旁,以便空气对流。换水次数相对来说要勤一点,一般7天左右,盛夏天气必要时3-5天就要彻底换水。每天换水时间宜在早上7-8时前完成或推迟到下午3-4点钟以后进行。每天下午要坚持清洁水面,仔细检查池(缸)内喂食点附近或沿池边角有无剩余饲料,有则及时吸除或用捞网轻轻捞去,如果出现浮头,则可吸去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陈水,徐徐注入等温、等量的优水。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夏季换水的次数和用水量增加了,千万不可贪图方便用“生水”(未经去氯和曝晒的自来水)换水。水的温差也不可悬殊太大(尽可能不超过0.5℃-1℃)。
上一篇: 黄鳝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
下一篇: 如何快速识别化肥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