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日,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多数情况全株发病,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其余茎蔓正常。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琥珀色)胶状液溢出,根部腐烂变色,纵切根颈,其维管束部分变褐色。
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西瓜尖镰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中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在离开寄主的情况下,能存活5-6年,部分病菌可存活10年以上。西瓜枯萎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间隙侵入,先在寄主管壁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然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病菌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破坏细胞,使导管内积累果胶类物质,堵塞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引起植株萎蔫。该病主要靠含菌土壤传播,重茬种植,土壤中病菌多,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残体及病粪,种子亦可传病。
西瓜枯萎病各个时期均可发生,以结果期发病最重。其病菌适宜温度在25-30℃,土温低于23℃,高于34℃,发病则轻,土壤含水量高,湿度大时发病重。
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日,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多数情况全株发病,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其余茎蔓正常。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琥珀色)胶状液溢出,根部腐烂变色,纵切根颈,其维管束部分变褐色。
综合防治 防治西瓜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换根,用葫芦或新土佐等高抗枯萎病的葫芦科作物做砧木嫁接西瓜品种,只要注意彻底断掉西瓜根,苗子栽植时,不使嫁接口部位与土壤接触,就会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对没有嫁接的自根苗西瓜,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抓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病西瓜品种是首选措施,如选用西农八号、丰抗八号等品种。 2、嫁接栽培。由于西瓜枯萎病病菌难以侵染葫芦、瓠瓜、南瓜等,以这些作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换根,这种方法是解决西瓜枯萎病的较好途径。我县已有一部分瓜农选用葫芦为砧木,进行靠接,减轻了枯萎病的发生。 3、水旱轮作。西瓜枯萎病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但在水中存活期限只有130多天。因此,水旱轮作是预防枯萎病的最佳方法。 4、种子处理。用漂白粉2-4%溶液浸泡30分钟后捞出并清洗干净,可杀死种子表面的枯萎病病菌及炭疽病病菌。 5、慎用育苗土。育苗用的营养土应选用塘土、稻田土或墙土,禁用瓜田或菜园土,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不用带有病株残体的农家肥。
生物防治 1、预防: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奥-力-克(青枯立克 )按3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发病中前期: 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灌根,3天一次,连用2次。发病中后期:青枯立克75ml+大蒜油15ml+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和灌根,3天一次,连用2到3次。灌根原则要灌透。 2、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每株灌药液0.4-0.5公斤。座果初期喷洒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高科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或40%拌种双粉剂,300倍悬浮液加黄腐酸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用施保克加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按9:1混合后1000倍液,防效更好。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亩喷60公斤,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日灼。
上一篇: 夏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 豇豆生长期对温度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