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施用氮肥。丰产田除控制氮肥用量外,氮肥应基施,以利小麦深扎根,作追肥也要重前轻后。2.增施磷、钾肥。在有机肥料施用不足,氮肥用量过多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科学配施磷肥、钾肥,是调节小麦营养平衡、增产增收、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3.镇压与中耕。越冬前和开春时,对旺苗、疯长苗用石磙镇压2~3次,可减少和杜绝倒伏。每次镇压后,应浅锄松土,对旺苗、高脚苗进行深中耕对抑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伏能力作用显著。4.科学灌水。要求在小麦生长季节,宜小水勤灌,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为准。 5.喷施矮壮素。在小麦拔节始期,以0.2~0.3%的矮壮素溶液喷淋植株1~2次,可使植株节间变短、加粗,增强抗倒伏性能。6、捆扶倒伏麦株。对已经发生倒伏的麦田,每50~100株捆在一起,扶其直立,减少霉烂,利于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粒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挽回倒伏造成的损失。
一是选用株高适当,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二是严格控制播种量,合理安排基本苗;三是深耕深松,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四是合理运筹肥水,严格控制基肥氮素比例,拔节肥追施时间掌握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五是深中耕和镇压,如发现麦苗有徒长趋势时,可用深中耕和镇压来控制分蘖和中部叶片生长,促使基部茎节间粗短,以达到防倒的目的。六是化学控制,化控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在小麦起身期每亩用国光矮丰40克或15%的多效唑50-70克,加水30千克喷洒,以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
上一篇: 棉花烂桃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 香菜什么时间播种才不会抽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