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搞好玉米病虫害防治。玉米田重点防治玉米螟、蚜虫、粘虫、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防治方法:粘虫、玉米螟每亩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50毫升或1%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20-30毫升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等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同时兼治棉铃虫、玉米蚜虫等。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及褐斑病:每亩可用12.5%烯唑醇或25%戊唑醇30克,也可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抗旱防涝两手抓。在玉米生长后期浇好灌浆水,玉米抽穗到乳熟期需水较多,此时灌水,不仅可以提高结实率,而且能促进养分的运转,保证籽粒饱满,提高产量。同时也要注意防涝,做到旱涝保丰收。各乡镇一定要加强农业抗灾减灾的科学指导,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做好防灾减灾预案,一旦发生灾害要加强技术指导,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3、适期收获。夏玉米应在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发黄后7-10天)收获,要大力推广夏玉米适当晚收技术,夏玉米适当晚收,7-10天亩增产1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