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目地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食用种(东方绿嫩、阿培达、科伦内等);观赏种(花羽衣甘蓝、京引“14006”、穆斯博等)。
二、栽培时期
露地春播:可在2月下旬-3月上旬在温室温床内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在露地大田;露地秋播:一般在6-7月播种,8月定植到大田,10-11月收获;冬春温室栽培:可在8月播种育苗,9月定植,11月下旬开始收获,条件适宜,可连续收获到来年6-7月份,产量较高。
三、播种育苗
播前每畦(1.5×7米)施腐熟并过筛的有机肥200公斤,每平方米土中加入50%多菌灵0.5公斤,将细土、肥、药充分混合拌匀。平整苗床后浇足底水,每10平方米播种0.15-0.2公斤,采用干种直播,每亩需苗床3平方米,播后覆细土0.5-1厘米。
四、苗期管理
播后温度保持20-25℃,苗期少浇水,适当中耕松土,防止幼苗徒长。当苗2-3片叶时分苗,分苗按10平方厘米进行。
五、定植
当幼苗5-6片叶时定植。定植前施足优质腐熟的基肥,每亩用2500公斤,并施用30公斤复合肥,作100-120厘米的小高畦,株行距为30×50厘米,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
六、田间管理
在定植后7-8天浇一次缓苗水,到生长旺期的前期和中期重点追肥,结合浇水每亩用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左右,同时注意中耕除草,顺便摘掉下部老叶、黄叶,只保持5-6片功能叶即可。保持白天温度15-20℃,夜间温度5-10℃。
七、病虫害防治
注意菜青虫、蚜虫、黑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创造对其有利的环境条件,及时除去基部的老叶、黄叶,基部留优质5-6片功能叶,以增大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还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粉剂600倍+50%多菌灵粉剂500倍防治炭疽病一次;用21%的灭杀毙乳油2000倍防治菜青虫及蚜虫一次。
八、采收
从播种至采收约55-65天,从定植到采收要25-30天,外叶展开10-20片时即可采收嫩叶食用,每次每株能采嫩叶5-6片,留下心叶继续生长,陆续采收。一般每隔10-15天采收一次。晚春、夏秋如管理得好,又无菜青虫为害,可采收至初冬。秋冬季稍经霜冻后风味更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叶片变得坚硬,纤维稍多,风味较差,故要早些采摘。
上一篇: 肉鸡腹水症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下一篇: 油麦菜霜霉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