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传统的清淤方法,做到清淤彻底干净不留后患。
海参养殖池与对虾养殖池的清淤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海参池内设有人工筑礁,这给清淤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有很多参池从建成就从未进行清淤,使池底的污泥及海参粪便层深达几厘米或十几厘米厚,这就会给池水水质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导致氨氮或硫化氢升高,容易造成海参发病。参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或养殖已达到三年以上,污染严重的参池,最好采用吸浆泵或吸泥船,将底层的污泥、粪便及杂藻全部清除出参池以外,并做到彻底干净,不留后患。
二、采取冲洗、浸泡的方法,减轻池底的有机污染。
参池底层污泥清出后,采用高压水枪将池内的岩礁逐堆冲刷干净,除去污泥、粪便及杂藻,并采取边搅动池底边冲洗池底边放水的方式,将池底彻底冲洗一遍,然后纳水浸泡半月后,再将池水放掉,纳入新鲜海水。纳水要在大汛潮进行,每月换水一次,直至春季放苗前浸泡结束,生产实践已证明,采取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池底底泥的有机污染含量。
三、注重消毒技术,保护水体洁净。
海参系底栖生物,长期底栖生活,而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主要集中在池底,只有首先使池底环境正常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病害发生。因此,在清淤工作结束后,采用添加助净剂,搅拌、过滤及消毒措施,加强水体自净,保护水体是十分必要的。最好亩撒50~100千克生石灰或30克/立方米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一周后待药性消失后,再进水肥池及投苗养成。
上一篇: 油菜移栽关键技术有那些?
下一篇: 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应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