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西葫芦银叶病的防治方法? 西葫芦

西葫芦银叶病的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西葫芦银叶病是由银叶粉虱为害所致,一旦发病,很难治疗,因此,防治此病的关键是控制银叶粉虱的发生。

具体操作上有三点:一是秋季可采用防虫网育苗;二是育苗前和栽培前要彻底熏杀棚室内的残虫,清除杂草和残株,通风口用尼龙纱网密封,控制外来虫源进入;三是在银叶粉虱1~2龄的若虫期施药防治。施药时要注意,此虫对倍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氯菊酯类等已表现出抗性,因此应交替使用这几种类型的农药。另外,要尽量根据推荐浓度用药,不可随意加大浓度,以免银叶粉虱抗药性过快增长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银叶粉虱 由于西葫芦银叶病是烟粉虱的B型(银叶粉虱)危害所致,试验表明:对若虫防效较好的药剂有10%吡虫啉3000倍液、5%锐劲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10%除尽1500倍液;以上这些药剂对成虫的防效也很好,表现为药后7天对成虫的防效均在90%以上,同时由于敌敌畏具有熏蒸作用,80%敌敌畏600倍液对成虫防效也较理想。
上述药剂虽然对银叶粉虱的防效较好,但银叶病症状在银叶粉虱消灭后恢复不明显,甚至不消失,也就是说使用以上杀虫剂虽然防治了银叶粉虱,但其造成的危害不能恢复。为把因银叶粉虱引起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用杀虫剂防治银叶粉虱的同时,混配叶面肥和内源激素以及杀病毒剂等,结果表明,增效作用比较明显。
混配剂3000倍蚜多虱+爱多收,蚜虱净+爱多美,蚜虱净混加爱多收、爱多美、低聚糖素、病毒A的防效分别比单施蚜虱净的效果好。 由此可见,在防治银叶粉虱时,最好加混复硝酚钠(爱多收)、芸薹素内酯(爱多美)、吗啉胍•乙铜(病毒A)和低聚糖素等。银叶反应症状表现初期喷药可有效防治。药剂防治一般用20-30毫克/升的赤霉素+500倍细胞分裂素+5000倍双效活力素混合液防治效果最佳,喷药后可恢复正常生长,2周后进入正常结果

一、病害症状。该病主要症状是叶片正面呈银灰色,带有光泽,在阳光直射下,"银叶"效果尤为明显。光合作用严重受阻,植株生长滞后,幼瓜、半成品瓜、商品瓜白化、乳白或白绿相间,丧失商品价值。发展过程较快,有时甚至整棚一夜间变"银色"。3-4叶期为敏感期。但叶片背面始终正常,未发现任何异常。

二、发病原因。由B型烟粉虱危害引起。

B型烟粉虱可为害多种经济作物、观赏植物、野生杂草,寄主范围超过74科500种植物,是近几年新暴发的害虫,与温室白粉虱同科同属,极相似,很难直接区别,一般多用西葫芦银叶症状来进行鉴别。

我县于2001年秋季西葫芦田块始见危害,银叶症状零星分布,且未展布全叶、全株,2002年秋季该虫危害严重,西葫芦银叶症状展布全叶,涉及全株、全园,由于一时未摸清病因所在,防治方法不对路,致使早播的西葫芦田块损失较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一是培养无虫苗,有虫苗不进棚,定植无虫健苗;二是有虫棚不栽苗,大棚定植前铲除杂草,清洁田园,定植前1-2天熏杀,不让一头虫漏网。

2、物理防治。一是田间设置橙黄色硬纸板诱杀粉虱成虫,方法是用纤维板或硬纸板,做成1米×0.2米的长条形,用油漆涂为橙黄色,再涂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置于行间上方,每亩设置30-35块,当粉虱粘满板面时,及时涂补粘油,一般7-10天涂一次;二是于大棚放风口安装防虫网,阻隔粉虱飞入棚内。

3、生物防治。在田农作物防治病虫害时,尽量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及不伤天敌的低毒低残化学农药,以保护瓢虫、草蛉、花蝽等天敌,有条件也可在棚内人工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4、药剂防治。一是发现棚内有粉虱,夜间用烟熏剂熏杀,常用药剂有敌敌畏烟剂、螨虱净烟剂、蚜虱净烟剂等,在傍晚点燃,闷棚1夜,次日放风。二是交替喷洒25%扑虱灵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等,间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5、调节植株生长。于西葫芦银叶病初期,叶面喷洒1.8%爱多收6000倍液与螯合态多元素复合微肥700倍液的混合液,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