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动物各种体温检查的病理意义是什么? 其他家畜

动物各种体温检查的病理意义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实际工作中,对患病的动物首先进行体温检查,请问体温检查的病理意义是什么?

在恒温动物中,正常的细胞功能依赖于相对的体温恒定。体温是产热与散热守恒的结果,由下丘脑内调节生产和行为活动的中枢所控制。通过颤抖,非颤抖性生热运动、采食、代谢及某些激素的分泌而增加产热。在草食动物中,胃肠道的细菌发酵是另一个热源。外周血管收缩和减少散热面积的行为反应,使体热得以贮存,处于过热环境中的动物寻求较凉环境,以加速散热。

机体通过辐射、传导、呼吸道和皮肤的水蒸发而失热;少量通过粪尿丢失。通过暴露更多的表面积,较凉环境,外周血管扩张、疼痛和出汗可增加散热。由于毛皮减少散热能力,所以,浓毛皮和黑毛皮动物对高温是敏感的。反刍兽排汗机能有限,所以它们的蒸发性散热是不起作用的。

在温血或恒温动物中,品种之间,有时个体之间,确切的体温是不同的。正常的体温差异可从低至35℃到高43℃。机体外周部分的温度是不同的,多数由于环境温度和绝热所致。直肠温度代表体温,差异不大。基础体温可在早晨动物不受刺激时和休息后测得。

正常变化:健康动物的体温受昼行性变化的影响较小。白天体温升高,夜晚体温下降。大动物如马、牛、象有0.5℃左右的昼行性变化。某些动物如骆驼队大的环境温度变化能适应并能限制饮水,体温的昼行性波动多至5℃。

不同程度的体温过高可能是由于过劳、兴奋,或长期暴露在高热或潮湿环境所致。由散热减少所致的体温过高可严重影响正常功能,例如,遭受过高环境温度的乳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产奶量减少。散热与失水有关。母畜在妊娠期遭受体温过高后,引起胚胎发生畸形。缺水时,脱水引起出汗抑制,从而导致体温过高。通过给水能很快治愈。

体温的季节性变化与环境应激和繁殖周期有关。在寒冷季节,直肠温度比夏季低1℃。排卵前,基础体温比前几天低1℃。在发情期,体温偏高。妊娠前半期,体温略高于正常。幼畜体温比老龄动物的更不稳定,昼夜波动比较大。

发热由细菌、病毒或化学致热源引起。是为了发挥高于正常的功能,体温调节中枢重新“校正”的结果。在很多动物中,前列腺素对重新调节体温是有作用的,这就是阿司匹林退烧的功效所在。初生仔畜在感染后不立即表现发热,但在几天之内,动物对感染的反应比成年动物强烈的多。在老龄动物中,甚至严重感染时,体温变化不大或无变化。昼行性发热显示慢性感染,白天体温可升高几度,但晚上恢复到正常。很多感染通过诱发起保护作用的多形核白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介素1)而引起发热。这种致热源可通过血脑屏障以校正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在急性感染中,体温可高于正常几度达几天,有时温度昼夜波动加大。有些慢性感染的复发性发热(如布氏杆菌病),以体温升高几天,而后又回到正常几天为特征。

寒战一般是发热的前兆,是产热与热量维持的一个过程。开始时显示极度兴奋,颤抖,寻找温暖环境,减少体表面积以保温(称为蜷缩)。在寒颤期,体温也正在升高,通过补液可退热。持续性发热可引起氯化钠丢失和脑损伤。在高温季节发热后,牛和马应补盐以补充损失。

与长期发热和高温有关的酸碱和电解质不平衡可引起酸中毒。如果持续发热,可引起痉挛而导致过热,脑损害以及可能死亡。发热可通过给动物用冷浴,或在小动物用酒精棉擦洗以降温治疗。惊厥可用镇静剂或巴比妥酸盐麻醉剂控制。生命可忍受的最大体温是高于正常体温的5℃。

体温过低:『在冬眠动物,当皮肤或血液被降温到足够使体温下降时,代谢和生理过程变慢。呼吸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失去知觉。在直肠温度低于28℃时,丧失恢复正常温度的能力,但动物仍继续存活,如果提供外源性热,温度恢复到正常。这种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人的心脑外科。在体温过低状态下,细胞,尤其是神经元的氧需要量大大减少,循环可能停止相当长的时间。

体温下降见于濒死期。在传染病中预后不良。在意外性体温过低时,动物应带入温暖环境,缓慢地温暖到正常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