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上架 培育可用母蔓
葡萄枝蔓是否正确上架是芽饱满培养的基础。如果不将枝蔓正确上架或让其匍匐生长,就会因顶端优势原理出现葡萄枝蔓分枝多或多次分枝的情况,也就会形成大量无目的蔓。没有留出主蔓或者说主蔓上分枝多,最后会导致要靠多分枝来寻找到或整理出目的蔓,去掉的分枝浪费了很多营养,这样形成的结果母蔓没有营养积累优势可言。
不规范生长的葡萄蔓,虽然整枝后看上去跟其它合理直立生长的葡萄蔓长相类似,但所留蔓上的芽却不饱满,主要原因是年内通过去分枝把生物产量剪掉了,高度长相类似但枝蔓上芽没有获得足够的生物营养积累,所留枝蔓及枝蔓上的芽都不饱满。虽然都是同一年栽上的葡萄,但是产量相差很大。正确的做法是,加强水肥供应促主蔓长旺,地上则根据品种性适度摘心控旺促壮,以形成饱满芽,这才是第二年产量的基础。葡萄饱满芽与可用母蔓应配套葡萄枝蔓的预期高度与可用高度上的饱满芽相配套非常重要,因为有用高度同样代表着饱满芽的位置和数量。
结果蔓规律上架的基础是母蔓培养。篱壁葡萄栽培中无论采取什么技术模式,即母蔓无论如何摆布姿势,第二年葡萄架面上的结果蔓摆布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顺行架面上每0.15米留一条直立结果蔓。但结果蔓是去年培养结果母蔓位置上的饱满芽萌发后形成的,在生长季必须培养成可用饱满母蔓。
预期母蔓高度1.5米,但若水肥供应不足,葡萄母蔓常达不到预定高度。为此,果农常采取不摘心或少摘心的方式,使母蔓到秋季落叶时能达到1.5米。这样,虽然母蔓达到了预定高度,但是形成的母蔓纤细,第二年形不成高产量。
预期母蔓高度1.5米时,有的母蔓可长到2米以上,属于长的太旺的一类。虽然果农在9月份左右将过长部分剪掉了,落叶后看上去确实是培养出了一条1.5米长的母蔓,但是这样的蔓营养积累少,第二年也同样没有一个高产。
以上都是只考虑了葡萄枝蔓长度的要求,而没有考虑蔓的长度与饱满芽的关系问题。因此,虽然貌似都是按要求在落叶后使枝蔓高度实现了预期1.5米,但不代表这个高度上的芽都是饱满芽。只有遵循葡萄的自然停长规律并优化这个规律,实现适度次数的目的蔓摘心、多因素的下促上控目的蔓才行。产量的形成是靠适当长度蔓上的饱满芽第二年抽生出带穗结果蔓实现的。
在生产中常规的做法是在有充足的肥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时数等条件下,完成设置篱架且枝蔓竖立顺直绑蔓。管理过程中,第一次根据品种性等留6-9片叶摘心,以后均在再向上生长的蔓上连续留2片叶摘心,这样直立主蔓经过年摘4次心或更多次心在秋季停长前很容易达到1.5米的预期高度,其它萌发的侧芽均留一片叶摘心。有经验的果农在枝蔓达到预期高度后秋季停长前还会用矮壮素控制母蔓的再生长,减少再摘心量,同样能起到积累营养的作用。经过这样的管理,虽然植株不高不旺,但枝蔓粗壮、芽体饱满,第二年产量才会高。
做好葡萄结果母蔓的年度更新
葡萄母蔓的质量是形成当年产量的基础,预备蔓的质量是第二年葡萄母蔓(预备蔓转化)抽生结果蔓的基础,也就是第二年产量形成的基础。预备蔓的培养与母蔓的饱满程度是决定葡萄是否连续性丰产的关键。栽培过程中需要肥水充足、枝蔓正确上架、适度摘心及控制旺长,且年度内必须连续实现有用枝蔓范围内芽的数量及饱满化培养,同时还要顾及花果管理与病虫防治等。只有管理配套才能实现葡萄的丰产、稳产。
上一篇: 谷子白发病的白发和“刺猬头”有何区别?
下一篇: 何为花生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