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家禽注射用药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其他家禽

家禽注射用药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用药时要根据家禽的品种、年龄、性别和疾病的种类不同,使用不同的药物,严禁随意乱用药物。选择药物时,应注意查看药物的标签,了解药物的特性、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绝不用超过有效期的药品,防止伪劣药品,否则易延误治疗的时机,不能及时控制病情,甚至会出现毒副反应,从而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

2、注意家禽对药物的敏感性。如家禽对有机磷药物特别敏感,对呋喃类药物也较敏感,成年鸡服用磺胺类药物会影响产蛋和食欲。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剂量,更不可长期用药,以防出现中毒等不良反应,但必要时可停药,几天后再使用。

3、大群家禽用药时,最好选择小群给药单独观察。用抗生素时,也可先作药敏试验,以便选到物美价廉的药物。非必须的预防性用药应尽量少用,切忌滥用,不但增加开支,还会造成药物残留,引起蓄积中毒,从而影响禽肉、禽蛋等家禽产品的质量。

4、家禽用药时应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次数以及用药的时间,以保证药物在家禽体内的有效浓度,防止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应注意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减少和避免药物间的拮抗作用,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5、饲料添加剂应根据家禽的各个生长期的不同生理需要,基础料中的营养成分,预防疾病,促生长为目的,选择一些毒性低、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的添加剂。不可任意加大用量或者滥用,以防浪费及引起家禽的代谢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6、用药时要严格按照标签上的规定及说明书的给药方法进行给药,应尽量避免使用注射类药物,以防惊群,影响家禽的生产和产蛋率。但必须注射时,要注意按规定进行消毒,控制好每只家禽的注射量,动作要仔细要快,不能把药物注射到腹腔内或刺伤内脏器官,或漏出体外,应尽量避免腿部肌肉注射。能溶于水的药物最好饮水给药,不要拌料,但饮水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饮完,以防失效。拌料给药时,最好先用少量饲料拌,然后再逐渐加大饲料量直到全部混匀。

7、在用生物制品药物时应逐瓶检查,注意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清楚,药品的物理性状等,有问题的一律不得使用。

8、用药后最好要将药物的包装,包括标签、瓶、说明书、塑料包装纸等保留一段时间,以便下次就诊。

1、腿部注射忌打内侧:禽类腿上的血管、神经都在内侧,这里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出现出血、瘸腿、瘫痪等病,应选择外侧注射。

2、幼禽皮下注射忌用粗针头:粗针头注射针眼大,易造成药液外流,影响疗效,应采用7号针头为宜。

3、胸肌注射忌直刺:由于禽的肌肉薄或针头过长,直接容易穿透胸腔,将药液注入胸腔,引起死亡,要顺胸骨方向入针。

4、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忌在腿部打针:由于刺激性强的药物吸收慢(如油类制剂),使禽腿长期疼痛而行为不便,影响采食、运动及生长发育,应选在翅膀或胸肌处注射。

5、打针时忌捉拿不住:由于注射的疼痛反映,捉时要稳,防止针刺部位不准,误注入胸肺器官而致死亡。

6、打针忌不消毒:注射器、针头要严格消毒,针头要在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消毒,有条件的最好一只禽一个针头,防止病原微生物借针头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