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肿头综合征(SHS) 是由禽肺病毒引起并伴有大肠杆菌及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综合性疫病。主要危害肉鸡,以肿头和特征性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产蛋鸡可引起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较差,孵化率降低。
一、流行情况
SHS 主要危害鸡,包括肉仔鸡、商品蛋鸡、肉种鸡、火鸡,主要通过接触水平传播,病鸡或康复鸡的消化道和鼻腔分泌物污染饮水及环境而成为传染源。肉鸡常发生于 3~7 周龄,4~6 周龄为发病高峰,商品蛋鸡常发生于育成期、产蛋高峰期,病程持续 1~3 周,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及改善环境可缩短病程;肉鸡发病率 1%~90%,死亡率 1%~20%,蛋鸡产蛋量下降 2%~40%,产蛋鸡死亡率1%~20%。SHS 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直接相关,高密度饲养、氨气浓度过高、鸡舍通风不良是发病主要诱因。
二、临床症状
SHS 又称粗头症或面部蜂窝织炎。病初患鸡打喷嚏、流泪,继而出现眼周围肿胀,结膜发炎,因泪腺肿胀内眼角呈卵圆形突出,致使眼睛闭合形成“ 一”字形。还有的病鸡整个头部皮下水肿,有的下颌、颈上部 1/3 皮下水肿,个别鸡肉髯水肿,两半肉髯左右叉开形成“ 人”字形。皮下水肿部起初有波动感,逐渐变为蜂窝织炎硬实多汁。此时病鸡精神极度沉郁,不愿走动,食欲降低,肉雏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率下降。对于肉种鸡和商品蛋鸡,除观察到头肿现象外,还表现特异的神经异常,除部分病鸡只表现极度沉郁与昏迷外,大部分病例都出现脑的定向障碍,表现形式包括持续和重复的摇头、斜颈、活动失调、行动不稳及角弓反张等。产蛋鸡除产蛋率下降外,孵化率也下降。
三、病理变化
患鸡脸面肿胀,剪开皮肤有大量炎性黄色或带有血样胶冻样渗出液,后呈黄色疏松硬实的肿块,与周围界限不明显,内脏无异常变化。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为头部皮下组织及鼻黏膜下的纤维素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并见有间质性心肌炎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纤毛脱落。
四、诊断
SHS 在临床上表现典型的头部肿胀及特征性神经症状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最终确诊有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感染鸡的血清抗体测定。
五、防治
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可用,主要采取常规防治措施。
1、改善鸡舍卫生条件,减少饲养密度,减少空气中氨气浓度以及加强鸡舍通风换气。
2、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加白细胞介素- 2,同时使用双料杀菌王或克菌先锋等广谱抗生素防止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饮用电解多维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 辣椒的茎、叶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当药如何食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