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柑橘 > 柑桔为什么会产生裂果?如何预防? 柑橘

柑桔为什么会产生裂果?如何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针对柑橘裂果现象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式进行预防,具体来说:

一、对容易发生裂果的园地,选用不易裂果的品种品系进行栽培;

二、改良土壤,培育健全的嘎怒根系;地面覆草,减少土壤水分干湿的剧烈变化;

三、计划灌水,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及时给树体补充水分,使果实膨大不停滞;

四、柚类还可以采用人工授粉、套薄膜袋等措施减少裂果的发生;

五、在果实膨大期,也就是每年的7-10月的傍晚补充营养,叶面喷施天达2116(果树型)1000倍+钙美滋1500倍。

裂果原因有以下几种:

1.高温影响。高温干旱期土需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柑桔裂果的重要原因。许多桔农反映,连续干旱一个星期以后突降暴雨,第二天就会出现许多裂果。果实发育膨大后逐步进入成熟期时,果皮(柚类为海绵层)停止生长或增厚,而果实内汗胞迅速伸长和增大,促进整个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实,压迫外果皮,逐步变薄。若在这一成熟期持续严重干旱,缺水后就遇暴雨或连续足雨,十分饥渴的汗胞吸水过多过猛,瓤瓣增长过快,果皮果承受不了如此巨大压力,必然会产生严重裂果。

2.病虫危害。幼果期如果有害虫侵食果皮,使桔果形成硬皮、凹陷,导致后期果实开裂;有的遭受锈壁虱的大量危害,不仅果皮变黑,而且锈壁虱取食果皮汁液后,表皮严重受损停止生长发育,仅剩下一层薄皮,在遇上雨天果实吸水膨大时,最易出现裂果。

3.柑桔树体营养状况不佳。缺钙、缺钾的果树易发生裂果。柑桔缺钾会造成果皮薄,总固形物含量低,糖酸比升高,维生素C减少等,而易出现裂果。

4.品种特性。一般果皮薄、质地柔软,果皮可塑性小的容易发生裂果。如柑桔中的脐橙近脐部皮最薄,脐部有次生果,易裂果和产生脐黄落果等。

究其原因,如果当柑桔果实生长前期遇上雨季,因园地土壤渍水量大,使果实大量吸水后迅速膨胀,并使果皮脆嫩;后期,即夏末秋初降水量突然锐减,再加上高温日灼,形成双层压力时,极易造成大量裂果、落果现象的发生。尤其是无核蜜桔、温州蜜桔、脐橙等品种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措施:

1.选择抗裂果或裂果较轻的品种。一般特早熟和特晚熟的柑桔品种,结实期避开阴雨和干旱季节,可减轻裂果发生。可选用迟熟的温州蜜柑,大红甜橙或掽柑等。

2.调节树体营养。少施磷肥,增施钾肥、氮肥、农家肥,可以减少裂果。具体操作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结果树树冠两边挖30~40厘米深的穴,施入人畜粪30公斤,尿素0.2公斤,氯化钾0.2公斤,也可用草木灰3~5公斤代替其它钾肥。在每天的上午或下午也可采用叶面喷施浓度为0.3%的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每周一次)。控制夏秋梢的大量抽发,过长的枝梢适当短剪摘心,过多的夏秋梢当萌发至2厘米左右时及时抹去,能有效地控制裂果。

3.保持土壤中较高而适中的含水量,不使柑桔的水分供应发生剧烈变化。

4、园地覆盖,控制水分。7月下旬开始,柑桔园地用稻麦豆类高梁玉米等秸秆及颖壳等覆盖园地土壤,每亩用量1000至1500公斤,压实厚度约10厘米左右,这样在干旱年份有效地阻止土壤水分蒸发而增强抗旱能力;又能在后期出现暴雨时,截留大量降水以减少根系骤然大量吸水,而达到控制裂果的效果;还能有效地增加园地有机养分,如不用秸秆覆盖,可在长期干旱转入大雨、暴雨时,在厢面上覆盖农用塑料薄膜,仅让柑桔树从厢沟及薄膜缝隙处有限度地吸水而减少裂果。

5.加强栽培管理。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让根系充分生长,较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合理修剪,适当地保持果实上部枝条的叶片,避免强光直射引起果皮老化裂果。此外,在土壤缺钙、硼元素的情况下可施入适量的过磷酸钙,叶面喷施0.3%的硫酸钾或氧化钾及钙、硼等元素营养液,这样不仅可减轻因缺素引起的裂果,而且有防止日灼促进果实膨大的效果。

6.施用化学物质克服裂果。试验表明,用30ppm萘乙酸与8ppm激动素的混合液在果实膨大期进行喷雾,可以减少裂果发生;用1%的氯化钙溶液在果实收获前1个月喷雾,对减轻裂果也有一定的作用。用尿素150克,石灰10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施,有防裂果效果,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喷洒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