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黄瓜化瓜发生原因:主要是植株供应养分不足所致。1、品种:不同品种对肥水要求不同,化瓜率也不一样。2、高温引起化瓜:白天气温高于32℃,夜间高于18℃,正常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骤增,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同时高温条件下,雌花发育不正常,出现多种形状的畸形瓜。应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风降温。3、连续阴天、低温引起化瓜:连续阴天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影响,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4、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棚室内夜间二氧化碳浓度可高达500ppm,而日出两小时后,植株吸收二氧化碳,使棚室内夜间二氧化碳浓度降到100ppm,这样就影响黄瓜植株制造养分。5、密度对化瓜的影响:密度过大,化瓜率高,原因多种,主要是根系集中于地表,密度大时,根系竞争吸收养分,而地上部蔓叶、叶柄竞争空间气体,透光、通风性降低。6、水肥对化瓜的影响:光合作用离不开水,同化物质的运转也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如果水肥供应不足,光合产物减少,可能引起化瓜。若施肥不科学,氮过多,营养生长过旺,消耗大量养分,也引起化瓜。棚室湿度过大也引起化瓜。7、底部瓜对上部瓜的影响:从开花到收瓜7~12天要及时采收,否则底部瓜会夺走大量养分,从而引起上部瓜化瓜。8、育苗技术不高引起化瓜:苗期温湿度、肥、水控制管理不科学,如过分干旱、低温,育出的苗“花打顶”,入棚室后管理不善,雌花分化过多,引起化瓜。9、激素浓度过大,配比不科学,着瓜太多引起化瓜。10、病虫害引起化瓜:黄瓜霜霉病等病害、温室白粉虱等虫害发生严重时,明显阻碍了植株产生养分供应瓜条,导致化瓜。防止方法:1、选择化瓜率低的品种。2、多施底肥有机肥,并深耕促进根系发达。3、及时采收下部瓜,以免与上部瓜争夺养分,引起上部瓜化瓜。4、叶面喷肥:及时喷施叶面肥。可使叶片深绿、长势旺,产量高。5、控制夜间温度,不要过高,以减少呼吸消耗。6、补充试用二氧化碳,促进同化作用。
一、原因:1、品种不当。 2 授粉不良。单性结实的黄瓜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和营养状态影响坐瓜,环境不良或营养不足造成果实与植株竞争营养,使养分向雌花供应不足,导致正常授粉的黄瓜子房内不能生成植物生长素,致使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造成黄瓜不能结实而化瓜。3、高温。黄瓜对高温的忍耐力较差,植株生育的界限温度为 10 ℃ ~ 30 ℃,结瓜初期茎叶生长迅速,瓜条生长缓慢,白天温度超过32 ℃、夜间高于 18℃时,就会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显著增强,营养会大量输向茎叶,使瓜秧徒长导致瓜条养分积累少而化瓜。4、连续低温。由于冬季设施黄瓜生产正值低温、寡照,再遇到连续阴、雾、雪天气时,地温下降,植株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使根的吸收能力减弱,造成黄瓜植株长势弱,影响了植株正常生长,导致了瓜条养分供应不足,引起化瓜。5、病虫害。黄瓜栽培期间,若环境调控不好,管理不当,就极易发生病虫害。当病虫害危害黄瓜叶片,再加上生产者只注重化学防治.
二、对策:1、应选择适应当地种植的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不易早衰的抗病、优质丰产品种。2、培养健壮植株,同时满足黄瓜花期对环境的要求及养分、水分的供应,使黄瓜在良好的条件下正常授粉受精。3、加强温度调控管理,将温度控制在适宜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范围内,白天为 20 ℃ ~ 25 ℃,夜间 12 ℃ ~ 16 ℃,最低不低于 8 ℃。4、提高设施内温度,尽量缓浇水,提高地温,也可用促根的药剂灌根,促发根。同时要尽量增加设施的日照时数,即使阴天也要揭帘。清除棚膜上面的灰尘,增加透光率,必要时采取人工增温措施。5、搞好病虫害的农业综合预防。6 、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浇水不能太勤、过大,注意适当增加磷、钾肥,补充锌、硼等微肥,增强植株的抗性。最好随水追施含有腐殖酸或氨基酸的肥料。另外,应结合植株调整、肥水等措施加强管理,减少化瓜,提高坐瓜率,提高产量和质量。
上一篇: 豆天蛾防治技术?
下一篇: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哪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