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养鱼池塘条件及准备工作 其他水产

养鱼池塘条件及准备工作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清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2、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3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三、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四、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应做到:

  1、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