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一组肠道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三种,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
现代的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致病的本质是由于多种毒力因子引起的不同的病理过程。
内毒素:大肠杆菌内毒素是大肠杆菌外膜中含有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时被释放出来,其中的类脂A成份具有内毒素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毒力因子,在败血症中作用尢为明显。
外毒素:大肠杆菌外毒素分两大类,第一类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LT有抗原性,分子量大,60度经10分钟破坏,可激活肠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腺甘环化酶。增加环腺甘酸(cAMP)产生,使肠粘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而ST可激活回肠上皮细胞刷绒毛上的颗粒性的鸟苷环化酶,增加cGMP产生,同样引起分泌性腹泻。
细胞毒素:SLT有3型:SLT-ⅠSLT-Ⅱ及SLT-Ⅳ,目前研究发现SLT-Ⅱ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除此之外据有致病性的因子还有定植因子、直接侵袭性、大肠杆菌素。
上一篇: 如何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下一篇: 大蒜起源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