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稻穗和深入茎秆。一般叶鞘先发病,然后是叶片。一般先在近水面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最后会合成云纹状大斑。轻者叶片枯黄、抽穗困难,出米率下降,严重时常引致稻株倒伏或整蔸枯死,使水稻严重减产。穗期发病蔸率在10%以上的稻田需用药防治。5%的井冈霉素水剂、20%的井冈霉素粉剂和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
稻瘟病:稻瘟病在秧苗期至灌浆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稻穗颈,后期主要是穗颈瘟和粒瘟。叶瘟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梭形、内灰白外黄色、中间有褐色坏死线的慢性病斑或圆形水渍状灰绿色急性病斑。发生穗颈瘟时,穗颈上先出现灰黑色病斑,后全穗成白穗。粒瘟发病早的谷粒颖壳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的谷粒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严重时可使米粒变黑。稻瘟病防治的重点是易感病品种、敏感时期及老稻瘟病区。发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要立即施药,在老病区,种植湘早籼31号、湘早籼24号等易感品种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及齐穗期要各打一次保护药,预防危害最重的穗颈瘟。如果天气继续有利于发病,在灌浆初期可再施一次药。可用药剂有: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富士1号乳油、16%稻丰收可湿性粉剂等。
稻飞虱:成虫和若虫均能在稻丛基部取食危害,受害的稻叶发黄、稻株生长低矮、抽穗结实不良。受害严重时禾苗发生点片状穿孔倒伏、枯黄,造成籽粒充实度下降,甚至颗粒无收。稻飞虱发生在基部,到农户发现时往往发生量大、危害较重,因此要勤加检查。一般查100蔸禾,平均每蔸有虫10头及以上的丘块就必须迅速防治。防治方法是粗水喷雾,让药液沉降到稻株基部。常用农药有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80%敌敌畏乳油等。
纵卷叶螟:危害叶片、取食叶肉,受害叶片叶尖卷成圆筒形虫苞,苞上有透明白色条斑,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谷粒不饱满,空秕粒增加而歉收。对纵卷叶螟,许多农民习惯见虫就打,这是不对的。当发生量未到防治指标时,施药不但不划算,而且浪费劳力,污染环境,还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一般穗期每100蔸有30~35个新卷虫苞的稻田即为防治对象田。在幼虫孵化高峰期至1龄高峰期施药防效较好。防治纵卷叶螟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锐劲特胶悬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杀虫单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对水喷雾。
二化螟:主要危害茎秆,造成死孕穗、白穗、瘪谷大量增加,严重影响产量。早稻始穗至齐穗期,二化螟幼虫发育正处于低龄阶段,此时施药防效较好。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锐劲特胶悬剂、90%晶体敌百虫BT乳剂加18%杀虫双等。二化螟发生严重的丘块,稻草要随割随挑,远离稻田暴晒,同时及时将稻桩翻入泥下,灌满田水,防止残余幼虫迁入到中晚稻田继续危害。
需要特别提醒农民朋友的是,化学方法只是水稻病虫防治的手段之一,水稻病虫防治更重要的是在选用高抗品种、平衡施肥、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实行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一齐上。如稻田养鸭就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等基部害虫,减轻纹枯病和稻田杂草危害,还能增加收入。防治水稻穗期病虫害,关键是在破口初期即抽穗5%~10%时打好一次混合保穗药,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报,选用能同时兼治几种病虫的药剂或把几种对口药剂按其用量混合起来使用,可达到一次施药同时防治多种病虫的目的。穗期稻株高大、田间郁蔽,施药时必须用足水量,每亩用水量不能少于50公斤。施药时和施药后3~5天,稻田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施药后要及时检查防效,发现效果不理想要及时补治。不能用高毒、剧毒和菊酯类农药,收获前10~15天禁用化学农药。
一是严格防治适期。水稻穗期病虫总体战主攻目标为水稻穗颈瘟、稻曲病、兼治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由于防治稻穗颈瘟只有在水稻破口期用药才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总体战要以稻穗颈瘟防治适期确定防治时间,于水稻破口期“主动出击”开展防治。
二是坚持科学用药。要切实做到选对药种、用准药量、方法得当,确保防治效果。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高毒农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止稻米农药残留超标。
三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各地要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按照统一技术要求,开展统一防治,同时要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防治。
穗期病虫防治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综合分析我市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气候条件以及水稻生育期,下一阶段我市的病虫防控工作应重点抓好稻曲病与稻瘟病等穗期病害的预防,同时加强褐飞虱、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病虫的防控,根据不同水稻生育进程,把握关键时段,分阶段打好穗期防治总体战。
第一阶段:针对8月底9月初大面积破口的常规栽插粳稻,8月25日前要打好以预防稻曲病为重点兼治褐飞虱与纹枯病的总体防治战,5-7天后打好以穗颈瘟为重点兼治纵卷叶螟的防治。
第二阶段:9月上旬,重点打好迟熟粳稻、直播稻、机插稻、后作稻的破口药,主动做好以稻曲病、穗颈瘟预防为重点的防治工作。对于已齐穗的水稻重点防治六(3)代褐飞虱、六(4)代纵卷叶螟。
第三阶段:9月中下旬,根据后期病虫发生情况,重点做好六(3)代褐飞虱、五代灰飞虱和六(4)代纵卷叶螟防治,做好面上病虫复查补治工作。
此外,由于水稻穗期病虫发生种类多、不同稻型发生情况复杂,加上各地的主栽品种、栽插期等又不尽相同,因此各区要因地制宜抓住当地不同类型水稻的大面积生育期、结合不同阶段的防治重点,选准农药品种,做到交替用药,确保主体防治药种用量。在后期水稻群体较大的情况下,各地要提倡农户适当增加用药量和用水量,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在高温期间要注意安全用药,打药时间安排在上午9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严防打药人员中暑、中毒事件和扬花期药害的发生。对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积极开展肥药混喷技术,实现增粒增重夺高产。
第一阶段:针对8月底9月初大面积破口的常规栽插粳稻,8月25日前要打好以预防稻曲病为重点兼治褐飞虱与纹枯病的总体防治战,5-7天后打好以穗颈瘟为重点兼治纵卷叶螟的防治。
第二阶段:9月上旬,重点打好迟熟粳稻、直播稻、机插稻、后作稻的破口药,主动做好以稻曲病、穗颈瘟预防为重点的防治工作。对于已齐穗的水稻重点防治六(3)代褐飞虱、六(4)代纵卷叶螟。
第三阶段:9月中下旬,根据后期病虫发生情况,重点做好六(3)代褐飞虱、五代灰飞虱和六(4)代纵卷叶螟防治,做好面上病虫复查补治工作。
穗期病虫害有:稻曲病,稻瘟病,稻粒黑粉病,稻飞虱,稻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害,防治措施是:齐穗后每亩用拿敌稳20克,吡蚜酮10克,康宽10克兑水两桶喷
在水稻穗期,主要应抓好大胎破口的三化螟,穗颈瘟、纹枯病、叶蝉、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xml:namespace>
一要坚持科学防治策略。
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绿色防控,减量控害”的策略,把握主攻对象、重发区域、关键时段,全面打好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经济高效控制多种病虫危害。
二要把握正确防治适期。
由于穗颈瘟防治时期必须掌握在破口初期,防治适期短,时间要求严,因此,穗期病虫第一次防治时期应掌握在水稻破口初期,即水稻破口株率达5-10%时用第一次药,做到破口一块防治一块,确保打准破口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品种感病、生育期不整齐,针对穗颈瘟须隔7天左右齐穗期再防治一次。对稻曲病感病品种、流行地区,需在破口前5-7天主动用药预防。
三要选用对路防治药种。
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品种,确保实现无高毒农药使用,无违禁农药使用,无包装废弃物污染,无农残超标等“四无”目标。对穗颈瘟,可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嘧菌酯、咪鲜胺等药剂单剂及其复配剂;对纹枯病,可使用噻呋酰胺、嘧菌酯、肟菌酯、烯肟菌胺、氯啶菌酯、井冈霉素等;对稻纵卷叶螟及螟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醚菊酯等药剂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可选用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醚菊酯等药剂单剂及复配剂。对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田块,可分别选择对路药剂,科学混配,一次施药,病虫兼治。要注意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穗期要注意三唑类农药的合理使用,防止产生药害。粮桑混栽区要协调好农田用药与养蚕之间的矛盾,注意保护家蚕安全。水稻最后一次用药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收获前一个月内,慎用有机磷类农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四要高效开展病虫防治。
要根据病虫发生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施药时间和次数。对近期水稻正在破口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以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为主攻对象的防治总体战。对现阶段,破口抽穗的粳稻,首先要组织打好以稻曲病、稻纵卷叶螟、螟虫为主的总体防治战;其次在破口初期,主攻穗稻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兼治稻曲病、纹枯病和螟虫;再次在齐穗期(隔7天左右),根据天气情况和当地水稻品种及病虫发生情况,以穗稻瘟、纹枯病等为主开展防治。水稻齐穗后,仍需根据褐飞虱的发生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查治,确保全面控制病虫危害。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重发区,如在上述总体战中不能兼顾,则需单独开展防治。要大力推广应用大型、高效植保器械,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要用足药量,均匀施药,确保防治效果。要全面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治,提高防控效率和防治效果。
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主动用药,做好破口期、破穗期和齐穗期三次病虫防治。具体防治时间根据水稻生户期确定,结合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报。主要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一是提高对防治病虫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加强监测,准确把握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趋势。三是要精心组织,要针对以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一至两次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如:可用30%的苯甲.丙环唑30ml+50%吡蚜酮10-20克+20%氯虫苯甲酰胺10ml兑水喷雾。严重地块间隔10天左右再防治1-2次。
1、用药适期与防治对象。8月底前全面打好两次防治战役。首次防治掌握在8月20-21日,移栽稻主攻稻曲病、纹枯病、螟虫,处于破口期的水稻还要防治穗稻瘟病;直播稻主攻纹枯病、螟虫。第二次防治掌握在8月26-28日,主攻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其中移栽稻以生育期为依据,掌握在破口期用药,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直播稻用药时间要尽量靠前有利于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药剂品种与使用剂量。防治稻曲病、纹枯病:每亩用10%井·腊芽(真灵)20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嘉润)30毫升;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每亩用24%噻呋酰胺30毫升。防治稻瘟病:每亩用75%三环唑(低毒登记)30克或20%稻瘟酰胺120毫升。防治二化螟、大螟、纵卷叶螟:稻桑区每亩用40%三唑磷(稻康)80毫升或50%稻丰散100毫升。防治稻飞虱,稻桑区每亩用25%吡蚜酮30克。以上药剂每亩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3、注意事项。要用足药量,用足水量,确保水稻植株上部叶片和基部叶鞘茎杆上都要喷到药。施药前田间要上足水,施药后保持水层3天以上。防治适期内如遇阴雨天气,要钻雨隙施药;施药后遇雨的,雨后要突击补治。
上一篇: 水稻旱地小拱棚薄膜保温育秧技术如何?
下一篇: 鹦鹉夏天怎样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