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麦穗。病菌在小麦扬花期侵染,使部分小穗枯死,有的在中部,有的在上部,这和小麦开花习性有关。遇潮湿天气可扩展到全部小穗,使之变黄褐色或青枯状,并且在小穗基部或颖壳接缝处生出粉红色霉层,因此也俗称红麦头。病菌侵染茎秆,特别是穗下1~3节和叶鞘,造成秆腐,使上部茎叶干枯并形成白穗。小麦赤霉病菌不仅直接危害结实器官,降低产量,还能产生毒素,危及人畜安全。目前,罗山县小麦即将进入扬花期,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近期将以阴雨天气为主, 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即子囊孢子时,小麦赤霉病病害会增大发生,若用发现及时防治。防治方法可亩用25%戌唑醇40克苛12.5%烯唑醇40无,兑水50公斤对麦穗部均匀喷雾,也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同时进行,喷后遇雨雨后补喷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xml:namespace>
3、药物防治 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浸种,方法参见小麦散黑穗病。
4、药剂防治 ①用增产菌拌种。每667m^2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 ②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在始花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5~7天防治一次即可。也可用机动弥雾机喷药。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加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丰产素等,防效优异。
上一篇: 桑皮汁有哪些利用价值?
下一篇: 赤练蛇的胎蛇有什么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