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位一体”培育制度? 其他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位一体”培育制度?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位一体”培育制度

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解决“谁来务农”、“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等问题,建议今后应利用高等学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调动社会机构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引擎运营社会化培训平台的积极性,通过政府向高校和社会机构购买优质专业服务,构建起政府、高校、社会机构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社会化平台。  

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规划设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质量督导体系,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一是扩大并完善全国范围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将各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二是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通过法律手段,通过法规、政策、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建立职业农民的准入制度。 

  高等学校负责提供智力支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接班人”。农业高校在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探索建立职业培训与劳务输出紧密衔接的“订单式”、“定向式”、“储备式”培训机制,大力培育技能应用型的各级各类职业农民应当成为农业高校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应当支持农业高校与科研单位、中介机构合作,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职业培训机构,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的“双学历制”,优化师资结构,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适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模式,全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社会机构负责运营培训平台,广泛引入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消费门槛低、大众普及型的信息产品,有着技术成熟、商品化程度高、便携性等特点,特别适合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政府应当指导和扶持互联网供应商和相关行业企业等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新兴市场,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引擎,以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手段,积极构建社会运营平台,让农民低成本、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培训资源,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等全过程的教育培训服务,从而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末梢堵塞”现象,畅通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