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如何搞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

如何搞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播种期是预防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搞好麦播期的病虫害防治,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大大降低小麦生长前期其它多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对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防治对象  

根据2010年和常年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近期市植保站对病虫的基数调查情况,今年在小麦播种期应主要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  

二、防治策略  

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搞好品种搭配和布局,重点抓好土壤处理、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力争全面控制病虫为害,确保明年我市小麦丰收。  

三、主要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虫优良丰产品种;二是清洁田园。秋收后要及时粉碎秸秆进行还田,清除田间、地头的作物病残体及杂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基数;三是精细整地,合理施肥。加深耕层,深翻土壤,精耕细耙,有效杀伤地下害虫,同时要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合理使用氮、磷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对病虫的抵抗能力;四是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进行适期晚播,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性,从而减轻多种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二)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发生区,亩用2.5%拌撒宁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于犁前均匀撒于地表,耕翻入土。  

2、药剂拌种  

(1)种传土传病害发生区,亩用 60克 /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毫升,或2.5%适乐时20毫升,或2.5%适乐时10毫升加3%敌委丹15毫升,对水150毫升进行拌种或包衣。  

(2)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大力推广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可亩用60克/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毫升或2.5%适乐时10毫升,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毫升,对水150毫升拌小麦种子7.5-10公斤,晾干后即可播种。  

(3)小麦种子繁育基地,严格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豫政办明电〔2003〕133号)文件精神,播种时使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毫升进行种子包衣,确保种子安全。

1 农业栽培措施

  1.1 实行轮作倒茬。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尽量采取与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 ~ 3 年的方法,该项措施可减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程度。

  1.2 选用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腥黑穗病田小麦和黑胚小麦不作种子,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

  1.3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秋耕前亩施土杂肥4 000 ~5 000 公斤、过磷酸钙100 公斤、硫酸钾10 公斤,可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有效减少病害发生,若能深翻土地效果更好。

  1.4 适期晚播。10 月10 日左右播种可减少小麦病菌的侵染时间,减轻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可采用先种无病田,后种有病田的方法。

  1.5 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破坏灰飞虱、土蝗及蟋蟀的活动场所和栖息地。

  2 化学防治

  2.1 土壤处理。小麦全蚀病发生重的地块亩用50%多菌灵1 公斤加15%粉锈宁1 公斤,也可用25%三唑酮乳油1 公斤兑水100 公斤,稀释后在秋种造墒时随浇水灌入土壤中,如不用浇水可直接喷在地表,然后耕翻整地。

  2.2 大力推广混配药剂拌种,防虫灭病。播种前采取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拌种,即:用50%“1605”或辛硫磷100毫升加2%立克秀湿拌种剂150 克或2.5%适乐时种衣剂100毫升(可防治小麦根腐病和黑穗病),小麦全蚀病发生重又没有进行土壤处理的地块应采取特效杀菌剂拌种,即12.5%全蚀净200 毫升,兑水5 公斤,拌麦种100 公斤,搅拌均匀后堆闷4 ~ 8 小时,晾干后播种(辛硫磷易光解,应避光操作,严禁日晒)。全蚀净是专治小麦全蚀病的新型杀菌剂,一次拌种可全程控制病害发生,不用再土壤处理和药剂灌根。

  2.3 三叶期喷灌杀菌剂。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发生重的地块如没有采取土壤处理或杀菌剂拌种措施,应在三叶期喷灌杀菌剂。具体方法:12.5%禾果利80 克、25%的敌力脱100 毫升、15%粉锈宁200 克或50%多菌灵500 克兑水200 公斤顺垄喷洒茎基部。

  2.4 喷施保护带防治灰飞虱。小麦出土后,对每平方米有灰飞虱10 头以上的麦田,立即喷施50%甲胺磷或氧化乐果800 ~ 1 000 倍液,小块麦田特别是靠近闲地、棉田的地块要全田喷施,大面积连片麦田在田边地头喷5~10 米的保护带。

  2.5 苗期注意查治土蝗、蟋蟀。土蝗、蟋蟀主要对早播麦田造成威胁。小麦出土后,对每平方米有蝗虫和蟋蟀5 头的地块,立即用药防治。具体方法:①撒施毒饵。亩用50%甲胺磷或60%敌马合剂100 毫升兑水3 公斤,拌炒香的麦麸2.5 公斤,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麦田。②喷雾防治。用有机磷农药1 000 倍或菊酯农药2 000 倍液喷雾。

  2.6 大力推广麦田杂草冬治。麦田杂草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春季防治用药量大,且容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为此大力推广麦田杂草冬治,具体做法如下:于11 月下旬~ 12月上旬,浇冻水或趁雨后地表湿润时,亩用巨星1 克或10%麦乐乐8 克,兑水30 公斤地表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