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能通过哪些栽培措施提高小麦的抗倒性? 小麦

能通过哪些栽培措施提高小麦的抗倒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推迟播期,基1、基2节间长度和茎长均略有缩短,密度增加则长度有所增加。穗下节间长度在本试验播期范围内先缩短后伸长,但各播期条件下密度处理间无一致变化规律;播期延迟,小麦基2节间机械强度变化差异不显著,抗倒指数则显著增加。早播小麦加大密度,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均降低,倒伏率和倒伏程度有所增加,倒伏时期提前;晚播种小麦在一定较高密度范围内茎秆抗倒性能仍较高,倒伏率较低甚至不倒伏。

化控药剂可降低群体茎蘖数,对最终成穗数影响不显著,分蘖成穗率显著增加;浓度增加分蘖成穗率呈上升趋势;起身较拔节喷药分蘖成穗率显著提高;复配方式间以矮壮素为主的复配抗倒剂处理分蘖成穗率较高。本试验表明,化控药剂对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期叶面积系数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以起身期喷药效果最为显著;复配方式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期叶面积系数均有所提高,但浓度过高则随着下降。 6.复配抗倒剂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化控后小麦茎秆抗倒性能显著提高,茎秆长度及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基部三节间长度缩短程度显著;基2节间机械强度、抗倒指数显著提高;倒伏率及倒伏程度降低,倒伏时期延迟;试验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能返青期喷药显著高于起身,而待试两种药剂复配方式间差异则未达显著水平;浓度增加茎秆长度和基部节间长度逐渐缩短,但基2节间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则先升后降。本试验条件下,返青期喷施以多效唑为主的复配抗倒药剂,在本试验条件下的两个中浓度处理范围内,茎秆抗倒性能达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