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选留无病种子。对带病种子用45℃温水浸15分钟捞出,在冷水中冷却,或用种子重量0.3%的95%故克松原粉或50%福美双拌种,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小时。
③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抗菌剂“401”800-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
①农业措施 菜豆不同品种具明显抗性差异,应选育种植抗病品种。严格检疫,防上种子带菌传播蔓延。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脂铜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 也可喷雾防治,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等药剂,每7天1次,防治1~2次。
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规定的一类危险性病害,并且是中蒙植检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病害,应加强检疫,严格限制引种数量,入境口岸需严格检查,必要时应指定隔离圃试种检查。
用无病种子和作物轮栽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生长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种子常常是无病的,因此可以推荐作为种子产区。有些耐病品种(非免疫)已被发现。
检疫此病菌EPPO建议,从菜豆细菌性萎蔫病发生国进口的菜豆种子应该来自无萎蔫病发生的地区,或来自生长期无病的植株。采用种子检测试验的方法可防止该病的传入。
(1)选用无病种子播种。
(2)与非豆科蔬菜行2年以上的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害虫。
菜豆细菌性疫病
(3)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或5000倍芸苔素内酯)连续喷洒4—6次,提高菜豆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减少发病。
(4)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其主要用药如下:天达诺沙600倍液,绿乳铜800倍倍液,23%络氨铜400倍液,铜高尚600倍液,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多抗霉素400倍,氯霉素200毫克/千克,黄腐酸盐6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5--7天一次。每间隔10—15天,药液中掺加1次600--10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
上一篇: 杂草有哪些特性和共性?
下一篇: 卫矛是聚伞花序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