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生在植株的叶、叶柄和茎上。病斑一般表现在正面,初为黄点,以后扩大为白色粉斑,后互相连接整个叶面,最终至全叶发病布满白粉,以后病斑颜色变成灰白色或灰色,生成黑色小粒,最后黄化导致植株生长衰退、幼瓜畸形、生育期缩短,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
诱发白粉病的主要因素是湿度和温度。春秋两季当温度在16℃~24℃,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时,此病最易发生流行。在高温干燥天气,因能抑制病原菌的发育,此病会轻微发生。在旱季,如果晚上有充足的露水,此病仍能发生。该病病菌无明显越冬期,通常在温暖湿闷的天气,施用氮肥过多或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过旺或不良的植株发病较重。
防治苦瓜白粉病首先要实行轮作,注意不要和葫芦科蔬菜连种。同时适当施用氮肥,若氮肥过多,枝叶茂盛荫蔽,通风小湿度大,则容易发病。其次要降低田间湿度,雨天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水,适当疏剪过密老叶,使之通风透光良好。
及时施药防治:预防:10%巴顿(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喷洒。治疗:发病较重时叶面喷施25%纯通(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30%世飞(氟硅唑)5000倍液和75%力亮(十三吗啉)3500倍液加奥迪斯有机硅交替使用,5~7天喷一次,连喷3次,效果极佳。
上一篇: 芦笋采笋期的田间管理?
下一篇: 稻田二化螟药物防治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