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干燥方法
保持药材干燥是防止霉变的关键。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烘干法适用于阳光曝晒的药材。多在冬季和阴雨天使用,方法有火炕、烘箱、烘房、烘干机等;(2)曝晒法是利用太阳光的热量散发水分使药材干燥,同时利用紫外线杀死霉菌,达到防霉、治霉的双重目的。凡经曝晒而不影响质量的药材,都可用此法干燥;(3)阴干法是将药材置于室内或通风的阴凉处,使之借空气的流动散发水分而干燥。适用于曝晒后成分易挥发、走油、变色、脆裂的中药材;(4)通风法是当库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不高于库内时,打开库房的门窗,使库内外的空气进行自然的更换,可有效的防止药材霉变。还可利用通风洞、气窗、排气扇等调节装置进行通风干燥;(5)吸湿法利用石灰、氯化钙、氯化镁、木炭等吸湿剂或除湿机等进行吸湿,以减少药材和库内空气中的水分,可达到防止药材霉变的目的;(6)微波干燥法是药材中的极性水分子吸收微波后发生旋转振动,分子间互相摩擦而生热,从而达到干燥灭菌的目的;(7)远红外线辐射干燥法是将电能转变为红外线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吸收后引起内部分子振动,使物体变热,将大量水分变成气态而扩散,达到干燥灭菌的目的;(8)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法适用于低温烘干,其特点是节能,无污染,烘干质量好,周期短。
2 密封防潮法
药材经严密封闭后,与外界空气隔离,可减少湿气或霉菌侵袭的机会。在采用此法时,应先将药材充分干燥,并且药材不得有虫霉发生。密封时必须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高时进行。
3 对抗贮存法
本法是利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药材与其它药材同贮,形成互相对抗,达到无霉蛀,不泛油,不变色的目的。常用牡丹皮与泽泻对抗,陈皮与高良姜对抗,白酒或酒精与冬虫夏草、枸杞子、龙眼肉等对抗,吴茱萸同蛤蚧对抗等等。在采用本法时应注意:所用容器应具有密封性;所贮药材应无霉蛀,干燥,且不易串味。
4 冷藏防霉法
部分药材或性质脆弱的药材,在0~10℃温度下贮存,不会发生变色、走油、酸败、走味、干脆等现象。但由于冷库的设备条件要求较高,目前还不能普及,利用冬季的严寒处理药材,也可以起到杀虫防霉的作用。
5 蒸制防霉法
此法系利用水蒸汽蒸制,以杀死害虫和霉菌。适用于蒸后不变色、不泛油和不走失气味的药材,如锁阳、蜂房、桑螵蛸等。
6 药物防霉法
一般来说,凡是在内服药制备中能够使用的防霉剂,都可用于药材的保管,如对硝基酚、水杨酸、安息香酸及其钠盐、β-萘酚、尼泊金、福马林等。
中药材的防霉措施较多,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使用。总之,中药药剂人员应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严格把关,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霉变的防范
霉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和黄霉。但中药发霉的霉菌大多数是根霉和毛霉。霉菌侵入中药饮片,使饮片腐坏,失去药物应有的性能。应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加以防霉。
1 机械除湿法:现在有的大中城市药材批发部采用机械吸潮,如空气去湿机,它能将仓库内空气高湿度水分和储藏物非安全水分蒸发吸去,从而达到防霉、防虫、防止泛油和泛糖及变色等综合作用。
2、人工防霉:
2.1 贮藏场所应选择高爽干燥、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地面最好为杉木垫板。
2.2、以 自然 吸潮物生石灰放在密封不严的仓库内和药房内吸潮。在场所内还要有各种药物干燥设备,如烘烤箱等,以备在雨季能及时干燥饮片。
2.3、 选择不同的容器贮藏不同性质的药物。一般不易受外界因素 影响 及量大或质量的药材常装入竹篓、麻袋、席包、大箱里贮存,但对蜜炙的款冬花、枣仁、甘草、黄芪等较难干燥,特别易吸收湿粘连的药物须用瓷瓦器收贮,并严密加盖以免走蜜和霉烂。对易溶解及回潮的成性药物如芒硝、海藻、昆布等,以免回潮及溶解。对于含油脂类较高的药物,如麦冬、天冬、玉竹、党参等应放在干燥箱内,定期烘烤,以免潮湿发霉。
2.4、严格入库验收。中药饮片入库前应达到干燥的要求,一般花、叶、全草类干燥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类为30~65℃,果实种子70~90℃;含挥发油类为25~30℃,含苷与生物碱类为50~60℃。有些中药饮片从中药材公司购进时,本身含水量偏高。中药饮片的含水量一般应低于12%,对那些含水量明显偏高的饮片,坚决作退货处理。
2.5、勤进货。霉雨季节,在充分保证临床用药的同时,应尽量缩短库房内饮片贮存时间。饮片经过加工炮制后由于含水量增高,必须及时干燥,否则饮片易于变色,甚至霉烂变质。如大黄、黄连由黄变黑;黄芩由黄变绿;荆芥、薄荷变黯;槟榔、白芍泛红等外观色泽的改变都是质变的标志。入库后的药品应经常查看巡视,发现有回潮的药物应再行干燥处理。
防止霉变的 方法 最重要、有效的是干燥法,如日光自然干燥的晒干法,凡干燥后的饮片均需放晾再行收贮,否则其余热也会导致回潮而变质。
上一篇: 转基因家畜的安全性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下一篇: 喷施杀菌剂时应注意什么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