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机械条(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请教了!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
①旱茬机条播技术。由于旱作腾茬相对较早,土壤适耕性较好,有条件实行机条播。
②稻茬机条播技术。水稻收获较早,腾茬及时(收稻至播种有5-7天以上晴天),土质沙土至壤土,墒情适宜,适耕性好,可采用复式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深旋、埋草、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适期早播的高产田块,应适当调整行距,播种深度控制在2-3cm。中速行驶,确保落籽均匀,避免重播或拉大行距,避免田中停机形成堆籽。
③稻茬机械撒播技术。对于土壤含水量较高的田块,机条播作业时易出现堵塞排种管、缺苗断垄的情况,宜采用机械均匀撒播。采用机械均匀撒播,使得机械对腾茬、墒情、土质和秸秆还田的适宜弹性更宽,效率更高,降低能耗,对沙土、壤土、粘土均可适用,即使土壤含水量较高时也能机械播种。
2.配套技术
①适期适量播种。适期早播采用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2万以内;适期播种采用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6万左右。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1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晚播独秆栽培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
②科学运筹施肥。亩产500-600kg小麦,一般每亩需施纯N 16-18kg,同时增磷补钾,达到N:P2O5:K2O为1:0.6:0.6左右。肥料运筹采用“V”型两促施肥法,即施足基肥(占一生总施氮的50-60%、总施磷的50%、总施钾的50-70%,基肥不足时可适量补施部分苗肥),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占一生总施氮的40-50%、总施磷的50%、总施钾的30-50%),促进壮秆大穗。
③落实抗灾应变措施。播后及时进行机械开沟,做到内外三沟配套,适时化除和防病治虫,因苗化调控旺促壮,防冻、防倒、防高温逼熟。
适宜区域:全区所有麦作区。
技术概述:通过农机农艺配套,采用机条播或机械均匀撒播,实现“一个控制、三个提高”,即控制播种量,提高播种质量、作业效率和出苗均匀度,解决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播种粗放、播量偏大、均匀度不高等问题。
增产增效情况:与人工撒播相比,有利于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大面积平均每亩增产40kg左右,每亩增效80元左右。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
①旱茬机条播技术。由于旱作腾茬相对较早,土壤适耕性较好,有条件实行机条播。
②稻茬机条播技术。水稻收获较早,腾茬及时(收稻至播种有5-7天以上晴天),土质沙土至壤土,墒情适宜,适耕性好,可采用复式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深旋、埋草、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适期早播的高产田块,应适当调整行距,播种深度控制在2-3cm。中速行驶,确保落籽均匀,避免重播或拉大行距,避免田中停机形成堆籽。
③稻茬机械撒播技术。对于土壤含水量较高的田块,机条播作业时易出现堵塞排种管、缺苗断垄的情况,宜采用机械均匀撒播。采用机械均匀撒播,使得机械对腾茬、墒情、土质和秸秆还田的适宜弹性更宽,效率更高,降低能耗,对沙土、壤土、粘土均可适用,即使土壤含水量较高时也能机械播种。
2.配套技术
①适期适量播种。适期早播采用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2万以内;适期播种采用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6万左右。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1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晚播独秆栽培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
②科学运筹施肥。亩产500-600kg小麦,一般每亩需施纯N 16-18kg,同时增磷补钾,达到N:P2O5:K2O为1:0.6:0.6左右。肥料运筹采用“V”型两促施肥法,即施足基肥(占一生总施氮的50-60%、总施磷的50%、总施钾的50-70%,基肥不足时可适量补施部分苗肥),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占一生总施氮的40-50%、总施磷的50%、总施钾的30-50%),促进壮秆大穗。
③落实抗灾应变措施。播后及时进行机械开沟,做到内外三沟配套,适时化除和防病治虫,因苗化调控旺促壮,防冻、防倒、防高温逼熟。
适宜区域:全区所有麦作区。
注意事项:
⑴应根据水稻腾茬早晚、土壤质地、墒情状况、农机具配套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提高播种质量,力争壮苗越冬,奠定高产基础。
⑵利用开沟土壤、有机肥、稻草秸杆等加强覆盖,抓好草害防治,是确保稳产高产的关键。
⑶长期免(少)耕易导致杂草危害加重,应适度耕翻,一般2-3年深耕一次。
⑷小麦生长后期有早衰趋势,应适当增加拔节孕穗肥用量。
上一篇: 大葱无公害栽培技术
下一篇: 玉米斑须蝽的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