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如何防治大豆疫霉病? 其他

如何防治大豆疫霉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豆疫霉病又名大豆疫病、大豆疫霉根腐病、大豆根茎褐腐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大豆疫病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东北部,1951年在俄亥俄州西北部发现,病源为大豆疫霉。1991年我国在东北地区首次发现。幼苗在出土前后可能猝倒,叶片褪绿,植株矮化、枯萎,甚至死亡。豆荚染病后变褐干枯,豆粒失去光泽,受害严重的病粒呈现淡褐色、褐色至黑褐色,皱缩干瘪,完全失去使用价值。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①用种子量0.3%~0.38%(有效成分)的58%甲霜灵锰锌、70%百德富锰锌、64%霜·锰锌或72%双脲·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②在大豆花期以后,每667米2用72%双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百得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00~13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施药2~3次。 (2)农业防治。①大豆避免种植在低洼、排水不良或重黏土地块上。②在低洼地、内涝地、过水地,加强耕作,降低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③避免连作,在发病田用不感病作物轮作4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