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也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其分布、危害较为广泛。
一、症状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发展。染病叶片散生近圆形油渍状小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仍呈油渍状,有时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布满小黑点。叶柄及茎受害时,病斑长椭圆形,色稍深,微凹陷,也有小黑点着生。叶柄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失 去食用价值。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可存活1年以上,也可在病残体和各种寄主母根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染病,完成初侵染。在病残体内越冬的病菌,环境适宜时靠气流、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传播,由气孔和表皮直接侵入寄主,进行初侵染。
该病原菌在中、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因此,该病喜在冷凉和高湿条件下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使用2年以上种子不需消毒。用新种子应将种子在48℃温水中浸种30分钟,用冷水冷却后再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重病地实行2年以上轮作。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保护地要及时通风降湿,减少结露。浇水切忌大水漫灌。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棚室栽培还可用百菌清烟剂熏烟,或喷洒百菌清、灭霉灵粉尘剂。
芹菜斑枯病也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其分布、危害较为广泛。
一、症状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发展。染病叶片散生近圆形油渍状小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仍呈油渍状,有时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布满小黑点。叶柄及茎受害时,病斑长椭圆形,色稍深,微凹陷,也有小黑点着生。叶柄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失 去食用价值。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可存活1年以上,也可在病残体和各种寄主母根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染病,完成初侵染。在病残体内越冬的病菌,环境适宜时靠气流、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传播,由气孔和表皮直接侵入寄主,进行初侵染。
该病原菌在中、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因此,该病喜在冷凉和高湿条件下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使用2年以上种子不需消毒。用新种子应将种子在48℃温水中浸种30分钟,用冷水冷却后再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重病地实行2年以上轮作。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保护地要及时通风降湿,减少结露。浇水切忌大水漫灌。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1、种子消毒。使用2年以上种子不需消毒。用新种子应将种子在48℃温水中浸种30分钟,用冷水冷却后再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重病地实行2年以上轮作。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保护地要及时通风降湿,减少结露。浇水切忌大水漫灌。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棚室栽培还可用百菌清烟剂熏烟,或喷洒百菌清、灭霉灵粉尘剂。
芹莱斑枯病又叫芹菜晚疫病,是芹菜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在芹菜贮运过程中仍可危害。 (一)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也可受害。由植株下部向上部发展。病斑初期为淡黄色水渍状圆形的小斑点,边缘明显,中央灰白色,病斑上散生小黑点,严重时多个病斑联合成大病斑,病叶变褐干枯。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深褐色,病斑的周围通常有黄色晕圈。 (二)发病规律 该病由芹菜斑枯病菌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种子表面越冬。还能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田间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芹菜上引起发病,冷凉潮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当20~25℃时,若遇多雨潮湿的环境条件,病害可以迅速蔓延。保护地栽培的芹菜如遇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则发病严重。芹菜生长不良,抗病力下降也可加重该病发生。 (三)防治方法 (1)从无病株上采集种子,播前进行种子消毒:用 48℃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降温,捞出凉干后再播种。 (2)田间病残体要集中沤肥或深埋,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田间菌源,最好实行2~3年的轮作。(3)适时浇水追肥,避免大水漫灌,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4)药剂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上一篇: 射干锈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下一篇: 我国小豆的出口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