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引种要根据当地环境、生产情况以及当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存在的问题,确定引进什么样的品种和到什么地方去引种。在引种前,要了解引入品种的选育史、生态类型、原产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使引进品种生育期符合当地的耕作制度,高产稳产,抗病性强。
2.坚持先少量引种实验、后繁殖推广的原则。无论是从国外还是从国内不同生态区的引种都必须十分慎重,对于引进的品种,首先要在小面积上进行1-2年的引种观察和鉴定,从中选出优良的品种材料,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较大面积的试种或应用。
3.注意加强植物检疫与检验。引种过程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植物检疫制度,要先隔离种植于特设检疫田圃,在鉴定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病虫和杂草,要采取焚烧等措施,否则会发生新的危险性病虫和杂草流行。大量引种除进行检疫外,还必须对其种子质量进行检验,即对发芽率、纯度、净度等进行检测,以免种植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上一篇: 春栽果树浇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鱼塘消毒用什么消毒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