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卵外胶质膜和未受精的蛙卵为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 或高于30 ,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 ,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到1~1.5厘米长。
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一增大,生长发育加快,池内的卵外胶质膜已被食殆尽,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外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水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上一篇: 小麦的适宜收获期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 公园锦鲤过滤池如何建造?其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