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
主要选择抗寒、早熟、耐病、丰产的品种。
2.培育壮苗
(1)播种期
根据大棚有无前茬、加温覆盖情况、定植期早晚、不同品种的苗龄等来确定播种日期。采用塑料薄膜温室育苗,六叶茄苗龄90多天,七叶茄苗龄100一110天,幼苗具有7-8片真叶并90%以上现小花蕾时定植为宜。苗龄过短,达不到早熟目的,经济效益低。因茄子苗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花芽分化和花器发育。特别是子苗期,白天温度20一25℃,夜间16-18℃的条件下能全部形成长柱头花,气温过低,除易发生病害外,更主要的是花芽发育不良,花分化晚,短柱头花多,落花率高,或形成门茄不长个,长的又小又硬,称为"石茄子",影响前期产量。
(2)出苗期
缓苗后,要倒坨一次,以后每7一lO天倒一次。倒坨后要喷水,防止缺水造成萎蔫、僵苗,一般5-7天喷一次水,保持营养土方湿润。定植前一周,进行大通风低温炼苗。白天气温掌握在20℃,夜间12℃左右。同时,在定植前1-2天,用水淹坨、使土坨吸足水分,保证定植后及时缓苗。
3.整地施肥
茄子栽培需要肥沃、有机质多、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同时排水良好、不积水的土壤。
茄子忌连作,应3-5年轮作一次,最好不与其它茄果类蔬菜连作,以防止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加霆危害。
茄子根系再生力差,土壤应深翻细整,加深耕作层。据报道,每生产1000公斤茄子果实,需吸收5.1公斤钾,3.3公斤氮,1.2公斤钙,0.8公斤磷。说明茄子吸收钾、氮肥较多,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磷肥。因此,要重施有机底肥,一般每亩施4000-5000公斤并再集中沟施部分优质农家肥及三元复合肥每亩50公斤。
4.定植及密度
在10厘米深土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选择晴天高温时定植。需要搁尖的茄子,行距50厘米、株距26一33厘水,每亩4000株左右,不搁尖茄子,行距67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3000株。定植可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方法,即先开沟17-20厘米深,栽后露坨,粪水稳苗,然后及时封沟,使土坨与畦面相平。以后陆续培土作成小高畦,最好在定植浇水后,及时作成小高并覆盖地膜,以利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发育。并要采用多层覆盖,棚北侧围旧蒲席,其它三面围一层草帘及临时炉火加温等防寒保温措施。
5.定植后管理
(1)温度调节
茄子喜高温,苗期抗寒能力弱,花期对温度要求比番茄、黄瓜高,整个生长期适温为24-30℃。定植后,为提高温度,促进缓苗,一周内基本不放风,白天最高棚温可达35℃。如果采用多层覆盖(二膜、三膜)及大棚四周围草帘,每天上午要打开,以增加光照。缓苗后,深巾耕蹲苗(扣地膜的可深硎畦间沟)。花期,上午温度调列25~30℃。高温、高湿,易使茄子徒长,并影响茄子的正常授粉结实及病害的发生。因此,要加强通风降温、降湿,减少膜上水珠,增加光照。门茄采收后,外界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外界夜问达15℃以上时,夜间呵留风口通风。盛果期,白天棚温达30℃左右,不能高于35℃。5月中下旬。外界气温已能满足茄子生长,可将棚膜撤掉。
(2)肥水管理
茄子要求肥水条件高,整个生长期都需要充足的肥水供应。大棚茄子定植水要足,防止因突然高温死苗,世前期也不需多浇水。定植水最好是粪水,墒情好、苗不缺水,一般迟浇缓苗水。缓苗水后,结合中耕适当蹲茁。门茄"瞪眼"或长至核桃大小时,应浇水追肥,加速茎叶生长,促进果实膨大。每亩施硫铵25-3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还可浇粪稀水。以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使田间棚对持水量保持征80%左右。如果田间持水量不足,干早缺水,果实无光泽,生长缓慢。门茄采收后及盛果期,再追3-4次肥。化肥、粪稀要交替使用。
茄子所需肥、水要充足,这对早熟、高产作用很大。但切忌大水漫灌,造成死秧、沤根和病害。
(3)整枝搁尖
密植搁尖栽培法,是茄子早熟、丰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之一。每株苗3个果或5个果时搁尖。5个果虽上市晚,但产量高。3个果搁尖,上市早,但处理不好,茄子生长势弱、产量低。因此,当门茄座住、对茄现蕾后及时搁尖,对蕾上留2-3片叶或门茄上留1-2个侧枝,以利增强生长势,增加光合面积,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对茄果收后,侧枝生长,继续结实,延长采收期,增加总产罱。茄子生长和果皮显色,需要较强的光照,应不断掰去对茄以下过多的侧枝,中后期分次摘掉下部病、老、黄叶,以利通风透光,并减少养分的消耗。
(4)蘸花
由于春大棚茄子定植早,气温常低于15℃,故造成茄子的落花、僵果。因此,需要用生长刺激素蘸花。所使用的生长素浓度一般比番茄高一倍以上。如用2.4一D,浓度为20一30ppm,番茄灵浓度为50ppm。具体方法是用毛笔把生长素蘸在花的柱头上和花柄上,也可用小喷子将药液喷在花的柱头上。蘸花(喷花)要在晴天上午无露水时进行,以花瓣展开时为适期,不要重蘸。每隔2-3天蘸(喷)。一次。
上一篇: 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