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怎样提高饲料产品质量? 其他家畜

怎样提高饲料产品质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原料的采购与接收 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必须掌握各种饲料原料的质量好坏标准及主要指标的检测方法,严格把关,保证进厂原料的良好质量;了解本厂原料库存情况,做到适量接收原料,并实行“先入后出”的原则;原料存放要保证整齐有序,各种原料不混杂;仓库清洁卫生,无虫害、鼠害、鸟害等。
(2) 饲料加工过程的管理 对上岗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提高产品质量意识;操作人员应按一定规范操作机械,定期检查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和修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生产性能;严格按规定上料、查仓、配料、投料、进行标准化作业,加强规范化管理;更换饲料配方时,应召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适当调整加工工艺参数,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
(3) 加强产品贮存、销售管理 严格按订单或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加强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相互沟通,执行“先生产先出厂”的发货原则,尽量避免饲料产品库存超期。对于超期饲料,要及时进行回制或作其他处理。
(4) 执行产品质量检查制度 重视饲料产品的物理、化学、卫生指标的定期测定,对每批饲料产品进行抽样化验,查出问题要及时解决,从而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

配合饲料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在我国时间还不长,有关管理程序和法规还不完善,在现阶段提高饲料工业产品产量的同时,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产品质量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二、加工工艺水平;三、加强检化验。现分述如下。一、抓好饲料配方设计和筛选环节配合饲料的核心是饲料配方,抓好这一环节是确保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工业化生产的配合饲料必须选用科学配方。科学配方应以配合饲料的营养性、经济性、安全性为保证。配合饲料的营养性——即配合饲料各项营养指标(营养价值)的高低,是否能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