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的拌种双粉按干种重量的0.8%拌种并进行晒种、浸种、催芽、消毒处理。(二)播种。选择晴天的上午,先将苗床浇透水,然后用木棒在营养袋中央打一个直径2厘米、深1.5厘米的小洞,每个营养袋放入2~3粒棉子,上面覆盖1.5~2厘米厚的营养土。苗床表土要保持湿润,确保出苗及时,苗齐、苗匀。(三)摆袋。苗床可采用半地下式,床宽可根据地型和育苗数量设置。整好苗床后,苗床底层先放些松土或沙,然后把营养袋按规格摆平。为便于管理,每隔1米要设一条人行道。
一是把握好播种墒情。二是把握好播种时间。三是把握好播种量。光子条播播种量以每亩2.5—3公斤为宜,点播每亩1—1.5公斤。毛子条播播种量每亩4公斤左右,点播2公斤左右。四是把握好播种深度。在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棉花播种宜浅不宜深,以2—3厘米为宜。沙土棉田宜深一点,粘土棉田宜浅一点。五是把握好播种规格。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利于棉田通风透光。一般大行可扩大到100厘米,小行60厘米,平均行距80厘米。六是搞好种子处理。提倡使用脱绒包衣种子,若使用毛子,要在播种前用“拌种双”、“福美双”等药剂拌种。 |
(一)施底肥问题。如果已经整好了地,但没有来得及施底肥怎么办?有3个应急解决办法:一是在播种机上安装施肥器,在播种同时将肥料施在两行棉花之间,用这种方法亩施肥量不宜超过15千克;二是将土地宽度丈量好,按预计的行数将肥料提前施在预留的两行棉花中间,播种时将两行棉花播在施肥沟两侧,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保证计划行距大小,不会出现播种时的随意性;三是用小麦播种机先将肥料普施地下,然后再播种,这样肥料量可施大些。以上3种办法都是棉农用过的办法,但都应将肥料尽量施深些。
(二)播期问题。虽然有适宜的播种温度指标可做依据,但具体应用并不方便;而且气象台站测定的地温与农田的实际地温有一定差异,尤其在盖膜的情况下更不相同。所以确定播期要根据常年天气变化规律,再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根据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有4月20~25日播种最好的,也有4月15~19日播种最好的,还有4月26~30日播种最好的;所以不能把播期绝对化。确定最佳播期的办法是,在冀中南一带,多数品种4月15日就可考虑开始播种了,直到月底都是适宜播期。可具体掌握在“冷尾暖头”,不固定在哪几天。因为4月中下旬的温度是波浪式上升的,冷几天,暖几天,再冷几天,再暖几天,“冷尾”就是快要升温了,“暖头”就是刚开始升温,这时播种最好,棉籽下地,正值地温回暖,棉籽能尽快地发芽扎根,烂籽和落干的风险最小。
(三)锁定行距。确定行距后就要按计划实施,不能有随意性。可根据地块宽度将行数定死。或者采用笨办法,将每行的位置标示出来,按记号下耧。当前大部分农户采用90厘米宽的地膜,大小行播种,小行距只有45厘米左右,不适合棉株生长发育;拾花时都有体会:小行间的拾花数量远远少于大行;几年前就有棉农试用1米宽地膜,将小行距放宽到55厘米,改善了棉田成铃结构,提高了亩铃数,现在采用1米宽地膜的农户逐年增多。
(四)施除草剂问题。BT转基因抗虫棉的生育特点之一是根系偏弱,施用芽前除草剂要仔细从事。氟乐灵喷后耙地混土,是为了防止药剂被光分解,如耙地过深,不仅破坏了土壤上部的药剂保护层,还容易将药剂耙入地下3~4厘米处,这样会伤及刚发芽的棉花幼根。所以在喷药后用盖(有的地方叫耢或擦子)擦一遍就起到混土作用了。如喷施乙草胺一定要注意将药液喷匀,不能一侧多,一侧少,否则喷药多的一侧会发生药害(其它详见上期《吴桥会员通讯》)。
(五)控制播量。播量由3个因素决定:一是种子粒大小,二是留苗密度,三是整地质量和播种技术。在整好地、保好墒的情况下,国欣棉每亩播1.5千克(3斤)能达到全苗。如按子指(百粒重)10克、平均行距70厘米计算(大行90厘米、小行50厘米),每斤(0.5千克)棉子5000粒,953米长即为l亩,每米应落子15.7粒,按成苗率70%计算,每米可成苗11株;如每米留苗3株,就有充分的选苗余地;如整地质量好、播种技术高,每亩播量1.25千克(2.5斤),每米可成苗9株,也是可行的。
(六)镇压及覆膜。棉花播种机的开沟器后面,都有覆土镇压装置,要根据播种时的土壤湿度,调整好镇压力度,力度过小,容易失墒落干,力度过大,土壤镇压过实,都不利于出苗。以镇压后播种行上留一浅沟为宜,这样覆膜后不使薄膜紧贴地面,在播种行和薄膜之间有2~3厘米的缓冲空间。可使棉苗子叶展开后不紧贴地膜,既不容易因高温而烫苗,又不容易因低温而冻苗。在棉苗放风出膜前,先将地膜隔一段距离打孔,使棉行通风炼苗,利于幼苗逐渐适应膜外的环境。
1.底墒充足:播前15天时,浇水造墒,使土壤底墒足,口墒好,上暄下实。对底墒足、口墒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及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使土壤底墒足。
2、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稳施氮、磷肥,增施钾肥,每亩施用有机肥5方以上,磷酸二铵每亩20公斤、硫酸钾每亩15公斤,并根据缺素种类选择相应的微肥与其他肥料混匀后作基肥施用。
3.种子处理:播种前应抢晴天晒种和选种,通过晒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生活力,以利于一播全苗。
4. 适时播种:棉花是喜温作物,发芽出苗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一般应掌握5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在15度以上,如播种过早,温度低,出苗时间长,养分消耗多,棉苗生活力弱,苗病重,常造成“早而不全”或“早而不发”;若是播种过晚,虽然出苗“快而齐”,但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生长季节,常造成棉花贪青晚熟,质量低,品质差。棉花播种适期是在保苗全、苗齐、苗壮的前提下,争取早苗。对于不同品种播期应适当调整,在适期播种范围内,应尽量缩短播期,争取把棉花播种在最佳适期内,以利实现一播全苗,脱绒包衣种子亩播量1.5公斤左右。
4. 播种密度与深度:根据品种、地力和种植方式来确定密度、合理密植,达到一播全苗。一般单一种植春棉品种,密度掌握在3500株/亩左右,行距1米,株距19厘米。一般播种深度掌握在3cm左右。播时要边播种边盖土,边消毒边盖膜。
5. 播后检查:播后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现种子落干时,若下面是湿土,可采用镇压提墒的办法;若种子上下都是干土,可浇蒙头水,浇水量以水渗到种子四周为限,不宜过大。播后遇雨,雨后及时松破硬壳层,遇大雨或暴雨,晴天后及时耧划,耧划深度与播种深度相同。只有抓好以上环节,才能为夺取棉花高产打好基础。
上一篇: 母羊的妊娠期多长,分为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