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引入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平作密植的同时,就注意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嫁接,进行了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于1995年确定为省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省内的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在巴彦、海伦、讷河等6个县、市、农场进行了联合试验研究。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它的增产原理是在选择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缩小行距、增大株距、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合理配置,增加绿色面积,改善植株的受光条件,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技术一般可比常规垄作栽培增产15%以上。?xml:namespace>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平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这种方法即是R,L,Cooper教授在美国试验和推广的原型技术。其行距和密度要根据采用的品种和地力而定,一般行距为15~35cm,公顷下种45-65万粒。垄作窄行密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这种方法是在吸收、消化R,L,Cooper的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的气候特点,嫁接到固有的垄作耕作制上的一种新方法。它的优点是既保留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的植株分布合理,绿色面积大,群体光合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垄作的抗旱抗涝,增加地温,便于管理的优点,大垄窄行密植是指两垄合并成一垄(130~140cm)或一垄半合成一垄(97.5~105cm的宽台窄行密植栽培。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45~50cm的小垄上的双条播,该技术起到了缩垄增行的目的。
上一篇: 南瓜增产技术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怎样综合防治黄瓜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