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要点? 小麦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病虫害防治  
重点做好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吸浆虫、蚜虫、麦蜘蛛“三病三虫”的防治工作。  
小麦白粉病以防为主,在选用抗病品种及药剂拌种的基础上防控结合。小麦赤霉病要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全面落实预防措施。锈病应采取“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控制蔓延危害。在4月中旬普喷一遍药剂,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防治麦蜘蛛,可每亩用40%敌畏·氧乐乳油50ml,或用15%扫螨净乳油15ml,或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8ml—10ml,兑水30至40公斤喷雾防治。对小麦吸浆虫要抓好蛹期防治和成虫期的补治工作。小麦抽穗前3-7天是吸浆虫蛹期防治最佳时期,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150-200毫升兑水5公斤拌细土25公斤,于露水干后顺麦垄撒施,并及时中耕浇水。小麦抽穗后亩用50%辛硫磷5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吸浆虫成虫。穗期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克,或50%抗蚜威10-15克或3%啶虫脒20毫升,或40氧化乐果50毫升兑水30-50公斤喷雾。
二、水肥管理
小麦拔节至抽穗阶段耗水量是小麦一生中耗水量最多的时期,是水分的临界期。此期水肥供应充足,能保花增粒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防止叶片早衰和提高灌浆强度主要管理措施是:  
孕穗期需水较多,但也不能盲目灌溉,应根据叶色和土壤墒情而定。孕穗期是否追肥,应根据苗情而定,对于地力差,旗叶出现过早,叶淡色薄,下部叶片并非因干旱而从下向上逐片黄枯,有显著脱肥迹象的麦田,酌情补施少量孕穗肥,在小麦孕穗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补施孕穗肥千万不能过晚,否则会贪青晚熟,降低粒重。通过科学肥水管理,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穗增粒增重。小麦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在灌浆初期小水浇灌,一般不浇麦黄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风雨来临立即停止浇水,以防小麦倒伏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