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病株严重矮化,仅为健株高的l/2—1/3,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面侧脉上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蜡白色条斑。病株分蒙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者虽抽雄,但半包被在喇叭口里,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该病除为害玉米、甜玉米外,还可为害大麦、小麦、燕麦、高粱、谷子等症状类似。
(1)加强监测和预报,指导大田防治。(2)选用抗病品种如群壮101、京黄113、豫农704、2569×获白、西单7号、中单2号、中单4号、农单5号、郑单4号等较耐病。(2)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避免因插花种植和少部分玉米田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吻合,造成灰飞虱传毒。(3)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大面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提倡化学除草。(4)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提高玉米抗病力。(5)用呋喃丹等种衣剂或2%HA.玉米拌种剂及20%病毒A,分别按种子量0.2%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毒病的传播。(6)玉米播种前后和苗期对玉米田及四周杂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加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7)玉米苗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抗毒剂1号)3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8)也可在灰飞虱传毒为害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喷洒2.5%扑虱蚜乳油1000倍液及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混合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30—40kg,隔6—7天1次,连喷2—3次,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玉米粗缩病又叫花叶病毒病。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其中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其症状:玉米植株低矮,叶子像君子兰,要么不结穗,要么一棵玉米结四五个穗,但抽穗后不再生长。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雌穗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
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适期防治。夏玉米3~4叶期全面普治灰飞虱,为保证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药剂可选用吡虫啉等。做到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统一施药,提高防病效果。
3、拔除病株。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对个别严重发病的田块,及时毁耕改种豆科作物,减轻经济损失。
4、调整玉米播期。避免灰飞虱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病生育期相吻合。蒜茬玉米正值发病高峰期,更应注意防治。
5、加强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调节N,P,K肥的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地减轻该病的发生。
6、清除初侵染源。及时清除地头、田边以及田间的杂草,压低灰飞虱口基数,及时灭茬平田,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初侵染源。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多不结实。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要预防粗缩病,进行拌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用种衣剂+新高脂膜拌种,能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农业防治: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以后播种,种植耐病品种,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结合田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3、化学防治:在灰飞虱虫量高、粗缩病发病重、玉米苗龄在10叶以内的田块,要在苗期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提高药效。
上一篇: 果树春植方法?
下一篇: 发展食用菌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