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的选择梨树设施栽培主要目的是提前梨果成熟期,提早上市,从而延长鲜果供应期。因此,选择品种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最早熟的优良品种,如七月酥、早生幸水、长寿、翠冠、早美酥和中梨1号等。同时,由于设施栽培梨树是在一个密闭的有限空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渡过其生命周期,所以应选择生长势相对较弱、节间短、树冠紧凑、结果早的品种,如爱甘水、喜水、黄金梨、新世纪、金二十世纪等。另外,为了丰富早熟梨的市场,也可采用大果形的优良中熟梨品种,如黄冠、西子绿等。2、合理密植设施栽培是一种集约化栽培程度非常高的高效农业生产,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有效利用光能资源。梨树绝大多数品种发芽率高,成枝力低,定植后1~2年内发枝量少,树冠形成较慢。合理密植可提高前期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达到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目的;同时还要考虑盛果期能够持续丰产,有利于通风透光。通常生产上多采用1米×2米、1米×3米或1.5米×3米的株行距,具体情况根据品种特性和整形方式而定。后期若出现郁闭现象,可采取行内间伐或疏移,以保持棚内良好的光照条件。3、授粉树的配置设施栽培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没有外来花粉,梨树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低或自花不结实,甚至根本无花粉,为了保证梨树的正常结果,必须严格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要求与主栽品种的花期相遇或略早1~2天,花粉量大,亲和力好。授粉品种种植的多少,根据其优良状况而定,如果授粉品种也是优良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可采用1∶1,如果授粉品种为一般品种,可采用1∶4或1∶5,为了便于管理两者可分行按比例种植。4、梨树的需冷量促使梨树提早萌芽,是设施栽培导致果实提前成熟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薄膜覆盖、棚内加温等栽培措施进行得越早,果实成熟期提早越多。但这种提前不是无限制的,如超过一定的限度,即使加温,花期提前也不明显,并且常常难以获得正常产量。梨树在冬季必须通过自然休眠,满足其休眠所需要的低温积累,即需冷量,才能正常地萌芽、开花和结果。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只有在树体所需要的需冷量获得满足之后,才有可能靠加温等方法来正常解除休眠,促进生长。因此,一定要选择需冷量低的品种。最好了解品种的需冷量,以便为盖膜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5、设施内环境的调控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调控,必须满足梨树的生物学特性和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萌芽期设施内的温度过低,可能会影响到萌芽的进程,而温度过高也有明显的副作用。花期的温度包括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关系到果树的花器官发育、花粉发芽、授粉、受精、早期生理落果等,如果调控不好,不但影响到当年的产量,而且还会影响翌年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有覆盖材料的影响,设施内的光照要比外界低,从这个意义上说,设施栽培是在光照不足条件下的栽培,光照少,光合积累就少,导致向果实等部位输送的同化营养就少,容易造成枝叶生长不充实、成花数量少、生理落果增加、果实着色不良以及含糖量低等现象发生。设施栽培因受覆盖物遮挡雨水,有时空气湿度会下降,成为局部的干燥状态,如发芽期芽体的水分过分蒸发会引起芽的生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