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期
洋葱对温度和光照都比较敏感,因此,秋播对播种期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壮程度的健壮秧苗,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长发育过大,通过春化阶段,到第二年春季出现先期抽薹。秋播过早,幼苗生长期长,越冬时幼苗太大,易通过春化而先期抽薹,播种过晚,冬前幼苗过小,越冬期间易冻死苗。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特点,确定适宜的播期是防止洋葱先期抽薹的关键。一般越冬前幼苗高约18~24厘米,假茎粗0.6~0.7厘米,具3~4片真叶,抽薹率可控制在10%以下,易获高产。
2.播种
选择2~3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前茬收获后浅耕细耙,施足基肥,做成平畦。选用当年新种子,每667平方米苗床用种量4~5千克,苗床与生产田的比例为1∶8~10。秋季育苗多采用干籽撒播,春播一般采用设施育苗,种子催芽后播种。播种后最好用芦苇或秫秸等搭成荫棚或盖地膜保墒以利幼苗出土。当幼苗拱土时便应分次撤去荫棚或地膜。
条播先在苗床畦面上开9~10厘米间距的小沟,沟深1.5~2厘米,播籽后用笤帚横扫覆土,再用脚力将播种沟的土踩实,随即浇水。撒播先在苗床浇足底水,渗透后撒细土一薄层,再撒播种籽,然后再覆土1.5厘米。为了加快出苗,可进行浸种催芽,浸种是用凉水浸种12小时,捞出晾干至种子不粘结时播种;催芽是浸种后再放在18~25℃的温度下催芽,每天清洗种子一次,直至露芽时即可播种。播种量的多少与秧苗的健壮和先抽薹也有关系,密度太高,秧苗细弱,密度太稀,秧苗生长过粗,容易抽薹。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苗床面积播种籽600~700克。苗床面积与栽植大田的比例,一般为1:15~20。
3.幼苗期管理
发芽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2~3天补水1次,使种子顺利发芽出土。幼苗出土需10天左右。以后每隔10天左右浇1次水,整个育苗期浇水4次左右。 苗期中耕拔草2~3次,当苗高10~15厘米时,结合浇水追施氮素化肥和适量硫酸钾。春播育苗定植前控水锻炼。秋播育苗应在土壤封冻前浇好防冻水,以全部水渗入土中,地面无积水结冰为准,而后用稻草或地膜等覆盖地面。冬前定植的幼苗应在寒冬来临以前定植,让幼苗充分缓苗,根系恢复生长后进入越冬期,以防冻死幼苗。同时也应浇好防冻水。囤苗越冬温度保持在-7~1℃为宜。
上一篇: 辣椒如何剪枝会增产?
下一篇: 冬小麦底肥施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