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体内可以合成而且可以长期贮存的物质。吸收后的维生素(维生素食品)D没有活性,贮存在血浆、肝、脂肪和肌肉内,经血液转送至肝脏转化生成钙二醇,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钙三醇。维生素D(D2或D3)本身并无生物活性,只有转化为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钙二醇和钙三醇后才能发挥激素作用。尤其是钙三醇较钙二醇具有更高的激素样活性,其对钙、磷代谢的作用高于钙二醇约200倍,对骨盐的形成作用高100倍。钙二醇循环至肾近曲小管部位时,只有在血浆低钙(钙食品)、低磷或高甲状旁腺素的情况下才会被1α-羟化酶作用转化为高活性的钙三醇。肾实质有病时,肾脏内缺乏1α-羟化酶,因此在高血压(血压食品)病晚期出现肾衰时,或者慢性肾功能损害时,活性维生素D3生成减少,临床上出现明显的钙代谢紊乱。
上一篇: 预防沼气中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稻纵卷叶螟防治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