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态:土壤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它必须在有机残体分解以后才能释放出来。有机质分解比矿物风化容易,所以有机态的微量元素养分的有效程度相对比较高。
(2)矿物态:它是指存在于矿物内的微量元素,不能和土粒上的阳离子进行交换。矿物中的微量元素,一般都很难溶解,只有在酸性条件下,多数微量元素才能逐步风化,使其中的微量元素溶解,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形态。可见,土壤pH值在很大程度上对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明显影响。
有数。
(3)吸附态:即吸附在胶粒表面,可被交换的微量元素养分。其数量很少,一般不足l0毫克/千克。
(4)水溶态:一般是指溶于土壤溶液中的微量元素。这些水溶态微量元素的浓度都很低,多以微克/千克计算。它们的存在都有一定的pH值范围,超过此pH值范围时,微量元素即形成沉淀,而不再是速效性养分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对微量元素养分的有效性也有影响。
由此可见,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特点是:虽然全量较多,但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却很少,因此应重视微肥的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