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经济杂交有何优势? 其他家畜

经济杂交有何优势?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杂交后代的营养体大小、生长速度和有机物质积累强度均显著超过双亲。这类优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但对生物自身的适应性和进化来说并不一定有利。

二是杂交后代的繁殖器官优于双亲,例如农作物结籽多,产量高;家畜产仔多,成活率高等。

三是表现为进化上的优越性,如杂交种的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有较强的抗逆力和竞争力。上述三种优良性状。杂交优势在杂交第一代表现明显,从第二代起由于分离规律的作用杂交优势明显下降。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利用杂交第一代的增产优势。   

生物中有一种现象,叫杂交优势。按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解释是,把两个遗传特性不同的品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个叫做‘父本’,一个叫做‘母本’,进行杂交,生出来的下一代可能集中父母的优点。一般人都认为水稻很难杂交,因为它的雄蕊和雌蕊长在同一朵花内,且在开花前已经完成了授粉,所以一般是自花授粉。

杂交优势是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例如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甚至不同种属间进行杂交所得到的杂种一代往往比它的双亲表现更强大的生长速率和代谢功能,从而导致器官发达、体型增大、产量提高,或者表现在抗病、抗虫、抗逆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的提高。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经济杂交就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主要是饲养水平)和高层对肉质的需求以及原地方品种的品质来选择相应的品种进行杂交,其后代既不完全同于父本,也不完全同于母本,而是获得体质强、生产怀能高的商品肉猪的杂交繁育方法。目的是为了利用一代杂种的杂交优势,这种杂交优势主要是表现在杂种猪的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等,都显著地优于两个纯种。国内外生产实践及科学试验表明,进行猪的经济杂交是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同品种间杂交,杂交后代超出它两个原始亲本品种中间遗传性生产水平的能力,称为杂交优势。在合理培育亲本和杂交的条件下,增重速度和体格大小等一般表现为中间遗传力,即后代介于两亲本之间。如瘦肉猪6月龄活重,长白猪为100公斤,本地猪为70公斤,它们的一代杂种活重介于其间而为85公斤,即(长白猪100公斤+地方猪70公斤)÷2=85公斤。由于杂交产生的优势,它们的一代杂种肉猪,实际活重往往超过双亲中间遗传性生产水平的85公斤,其超过部分即为杂交优势。如果第1代杂种并没有超过双亲的中间遗传性生产水平,而只是比其生产水平较低的一方亲本稍有提高,这就认为没有表现出杂交优势。杂交优势的计算公式是:
杂交优势率(%)=(杂种一代平均遗传性生产水平-双亲平均遗传性生产水平)÷双亲平均遗传性生产水平×100据研究,数量性状的杂交优势率为8-10%。

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产品规格整齐划一等多方面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