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高温闷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它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其他蔬菜

高温闷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它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进入7月份,通过密封棚体,利用高温,进行灭菌的方法是减少棚室冬茬蔬菜病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归纳整理出来,供广大种植户参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清园:上茬结束后,将田间及时清理干净、彻底,将残枝及废弃物离田并无害化处理。  
二、翻地作垄:深翻30cm,土块尽量大,有机肥一并施入,混匀。然后南北作垄,高、宽均为20-30cm。  
三、高温闷棚:干、湿结合,用时20天以上。  
1、干闷:将作好垄的棚室密封,干闷10-12天,5天室内温度就可达70-80℃,维持5-7天。  
2、湿闷:干闷10-12天后,将棚室灌足水,地面用棚膜盖严,湿闷12-15天。  
四、放气、整地:定植前10天,接膜放气,平整土地,按种植作物,施入肥料,准备生产。  
另外,对于三年以上的旧棚和病害较重的棚室,可在湿闷前,地面撒70-80kg生石灰,再灌水进行闷棚,能增加杀菌效果。 

日光温室蔬菜连年重茬种植,生产上普遍存在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及地下害虫危害,不仅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已成为制约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设施蔬菜换茬休闲期,在每年夏季7-8月份外部气温较高的时期,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有效防治了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及地下害虫的危害。高温闷棚不仅可以消除土传病菌、杀灭虫卵(蛹)、清除杂草,还可熟化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清洁棚室,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是一条简单、经济和行至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一、高温闷棚主要技术要点
1、高温闷棚前期准备①清整棚室,清除残枝落叶。在上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虫残体,铲除田间杂草,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烧毁。②施入发酵物,以利土温的提高。高温发酵物有玉米、小麦秸杆等,将其切碎成3-5厘米小段,均匀铺于棚内(可铺5-10厘米厚)。每亩还可撒施腐熟、晾干、碾碎过筛的鸡粪3000千克,石灰200千克。均匀撒入以上发酵物,随即进行深耕(30厘米土层)。③浇水覆膜,确保闷棚效果。深翻土壤后随即大水漫灌,水面要高出地面3-5厘米,待水渗入土壤后,再用地膜平面覆盖并压实。
2、高温闷棚的具体操作步骤①密闭大棚,快速升温。要及时关闭棚室上部通风口,盖好大棚膜,防止雨水进入,以确保棚室迅速升温,使地表10厘米温度达到50度以上,20厘米地温达到45度以上。②闷棚时间,宜长不宜短。闷棚时间可根据歇茬期长短确定,一般至少闷棚20-30天,愈长愈好,以达到杀死深根性土传病菌和地下害虫卵(蛹)的目的。③配合做好闷棚的善后工作,提高闷棚效果。闷棚结束后,要及时翻耕土壤,翻耕后一般要晾晒10-15天方可定植作物。定植前15-20天,要用硫磺粉对整个棚室进行消毒处理。

霜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白粉病等病害,病菌危害黄瓜的适宜温度为20至30摄氏度。因此,只要将大棚内的最高气温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上的某一个范围内并维持一段时间,即可抑制上述病害的发生,而适当的高温并不影响黄瓜生长。方法是,在春季大棚黄瓜移栽后40天左右,用关闭大棚的门和侧风口的措施,每隔1至2天进行一次高温闷棚,时间在中午前后,棚内最高温度控制在40至47摄氏度,并持续2个小时左右,其中温度在42摄氏度以上的需维持1.5小时左右,在45摄氏度以上的需维持1小时左右。必须注意的是,每次高温闷棚达到2个小时,应立即通风换气,防止棚内二氧化碳不足,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高温闷棚期间应保持大棚内土壤湿润,若土壤干燥,应事先灌水,然后再闷棚。高温控制期间极端最高温度不能高于48摄氏度,控制时间也不能超过2.5小时,否则会影响黄瓜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