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苗技术 1、壮苗指标 株高15-16cm,茎粗0、4-0、5cm,具有2-3片真叶,节间短,株形紧凑,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2、、播种 每667平方米需要种子500克。将种子泡在60-62℃温水中10-15分钟,进行消毒,然后浸种8-10小时,沥干后用湿纱布包好,在25-28℃下摧芽48小时。 3、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白天温度25-30℃,夜间16-20℃,经3-4天可出齐苗;出苗后为了防止幼苗徒长,应降低温度,白天温度20-22℃,夜间10-12℃。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4吨,磷二胺20公斤,翻地两遍,深20-25cm,在施肥方法可采收集中施和普遍施相结合的方法,将三分之二的有机肥撒开普施,将三分之一的有机肥进行条施或穴施。然后作成垅宽60cm,沟宽40cm,高15cm的高垅,然后覆盖地膜。 2、定植后管理 早春,当10cm的地温稳定在8-10℃以上。气温稳定在3℃以上,白天20℃以上气温维持在5-6个小时左右,约2月初即可定植,行距为1m,株距40cm左右,每667平方米定植2000株。 3、保花保果 西葫芦在温室内栽培易出现化瓜,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其方法是“每天上午6-10时,采下雄花去掉花冠,将雄花的雄蕊轻轻的在雌花柱头上涂抹,即可完成人工授粉,每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 4、植株调整 (1)吊蔓 冬春季节栽培西葫芦,为了通风透光良好。每株用尼龙绳进行吊蔓,使植株直立生长。 (2)整枝摘叶 西葫芦以主蔓结瓜为主,对于侧枝应及早摘除;西葫芦叶片大,叶柄长,易相应遮光,应将病叶、黄叶、残叶和老叶及早摘除,可促进通风透光和防治病害的传染。 (3)更新整枝 生长后期,中下部叶片老化,植株生长势较弱,应将中下部叶片摘除,选择上部1-2个侧枝,打顶后代替主蔓结果。 三、采收 西葫芦以鲜嫩、顺直的幼果为产品,当幼果长至0.5-1.0公斤应采收上市。特别是第一二个果实更应及早采收可防止“坠秧”,保证高产。幼果采收后,用毛边纸包好,装箱上市。 六、病虫防治 1、灰霉病 灰霉病首先在开花期由雌蕊柱头部位浸染子房,使幼果顶部发霉而腐烂,失掉产品价值,除加强放风排湿外,可喷施50%速克宁1500-2000倍液;58%瑞毒霉素1000-1500倍液;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烟。 2、白粉病 药剂防治用20%粉锈宁乳剂2000倍液;50%硫胶悬浮剂300-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福星800倍液。另外,用小苏打500倍液,食盐水300倍液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3、蚜虫和白粉蛋 用40%溴氰菊脂乳剂3000-4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上一篇: 仔猪生长缓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