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肥施用量超标导致土壤盐渍化。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广大菜农凭经验施肥,施肥量偏大甚至超过蔬菜生产需要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这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最重要原因。据2005年在永年、定州两地调查,连作黄瓜、番茄土壤中总菌数量与连作年限呈显著负相关,真菌和病原菌与连作年限呈正相关。
2、土壤中养分不均衡,氮磷钾比例失调。
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由施肥来供应。要求施肥比例和作物需求相近。据目前调查表明,大棚蔬菜施用氮磷钾比例与蔬菜需要的氮磷钾比例有很大差距。大棚黄瓜吸收的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36%、17%、47%,而大棚黄瓜平均施用的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36%、38%、18%。表明施磷比例偏高,钾偏低。
3、施用化肥品种和方法不符合蔬莱生产要求。
大棚蔬菜禁止施用易释放氨的化肥品种,但仍有部分菜农用碳酸氢铵表面撒施。复合肥是菜农施用的主要化肥品种,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在土表面撒施也占了较大比例,造成了磷钾资源的浪费
4、有机肥施用量偏高。
据调查,目前粪肥已成为大棚蔬菜生产的主要基肥之一,但菜农为了施用方便,经常将人或畜禽粪便晒干或未经腐熟直接施入土壤中,使杂草滋生,带入大量病菌、虫卵。同时,暴晒的有机肥,会使氮素挥发损失。许多人认为绿色食品就是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有机肥可以不受限制的施用,因此不少蔬菜地存在着施粪肥过多问题,有的地方蔬菜地一次施用鸡粪高达25方/亩,然而,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同样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土壤盐分累积,影响作物生长等。
5、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蔬菜连作提供了根系病虫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的场所,病原菌大量繁殖,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如由镰刀菌引起的番茄和瓜类的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等。连茬作物根系的多年分泌物和代谢物长期积累,就会引起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设施蔬菜如果栽培种类单一,其独特的环境抑制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育,使有害的真菌种类数量增加,细菌减少,土壤生态环境恶化。此外,由于植物本身的自毒现象存在,也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调查发现,棚室蔬菜土壤中氮素营养以适中和偏高为主,占88.5%,最大值达到适中值的4.1倍;74.9%的棚室磷素超标,土壤速效磷的最大值达到适中值得6.4倍;需要施用钾肥的棚室菜占46.1%。
1.有机肥大量施用,有的未充分腐熟,带人病菌。2.连作给病菌提供了寄主和场所。3.病菌积累,菌量大。4.高温高湿的有利环境。
连作地块病菌数量大,遇到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就会发生;2、种植感病品种。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作物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及设施蔬菜的单一种植,土传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土传病害问题已显得尤为重要。 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十字花科的根肿病、菌核病、软腐病,茄果类、瓜类等作物的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番茄、黄瓜和甜(辣)椒的青枯病及根结线虫病等。
土传病害的成因 土传病害的发生受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更易受耕作措施的影响,已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治愈的病害之一。设施蔬菜高密度连作栽培,使土壤肥力消耗过快,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连作障碍在很多地区已是较难改变和无法回避的现象,这也助长了土传病害病原菌的大量积累和传播。
1.1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广大菜农凭经验施肥,施肥量偏大甚至超过蔬菜生产需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以上,这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最重要原因。其次,土壤中养分不均衡,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造成作物植株、叶片或果实表现出缺肥症状,促使菜农加大施肥量。盲目施肥和缺少降雨淋溶是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总的来看,目前普遍存在的施肥问题是多氮磷钾及少中微量元素,冬季少磷等。 1.2 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土传病虫害是引起土壤连作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作物连作提供了根系病虫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的场所,病原菌大量繁殖,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如由镰刀菌引起的番茄和瓜类的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等。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真菌居第3位。连茬作物根系的多年分泌物和代谢物长期积累,就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设施栽培作物种类单一,其独特的环境抑制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育,使有害的真菌种类数量增加、细菌减少。此外,由于植物本身的自毒现象存在,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
上一篇: 望江南的果期在什么时候?
下一篇: 水芹和野芹菜的区别?